茶叶作为绿色食品我们应该如何合理高效的去种植它

2013/11/18 10:21:52

技术内容 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防止茶叶农药污染,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实

现茶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市尤显紧迫和必要。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

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污染

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微粒、氟的

浓度必须在标准限值内。

对水的要求须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需要,茶园灌溉用水不能含

有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汞、铅、铬、镉、酚、苯、氰

等。

对土壤要求茶园位于土壤元素值正常区域,茶园及其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

属矿山,并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同时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较

高的地区作为绿色食品茶叶产地。

2.增强茶树抗性能力,减少污染的综合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茶叶必须是无污染、优质、富营养的,结合我国国情又必须考虑

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选用良种,提高茶树抗病虫、抗逆能力,采用科学栽培

管理措施,减少茶叶产品污染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基础和手段。

2.1.培育优质壮苗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良、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2.2.按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小,水土保持、水源条件

好,适应机械操作为立地条件,开垦园地要挖大壕沟,搞好茶园排灌设施,重

施有机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新茶园。

2.3.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病虫、提高品质

的基础,如选择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其抗病虫能力强。

3.适宜的土、肥、水管理

3.1.茶园铺草 铺草可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促

进茶树生长。茶园地面覆盖物可用绿肥茎、叶、嫩草、豆荚、农作物秸秆等,

铺放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

3.2.合理施肥 茶园施肥必须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允许使用的肥料,主要有

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

质)肥料、叶面肥料等。申报A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禁止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

料,申报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

使用硝态氮肥。化肥必须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1∶1为宜,

大约厩肥1000Kg加尿素20Kg。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采摘前30天进行,叶面

肥料必须在采摘前20天喷施。

3.3.茶园的土壤营养管理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要保持或增加土壤

有机质含量、土壤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肥力。茶园通过各项合理的栽培技术措

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温度)条件,促进茶树生长。如中耕除草作用,

可疏松土壤,提高通透性;翻埋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熟化土壤,增厚活土

层。

4.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4.1.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

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

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

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

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

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

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4.2.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

(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

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

(2)以菌治病:用各种抗菌素,如农用抗菌素——放线酮、多抗霉素、井岗霉

素、制霉菌类、春雷霉素等,防治茶树病虫,取得了一定成效。

(3)性诱剂防治害虫:性诱剂是一种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

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据报道,目前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在茶叶生产

上应用的有茶小卷叶蛾性诱剂以及茶毛虫和茶尺蠖性诱剂等。

(4)物理防治方法: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可用白炽灯或

黑光灯进行诱杀,但灯光诱杀必须避开灯下益虫的高峰期。

4.3.加强茶园病虫监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1)加强病虫测报,适时开展防治。根据茶树长势好坏及采摘情况,划分类型,

“查定”防治适期和对象园。应在病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农药品种,加大功臣、功夫、扑虱灵、虫螨克等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和

一药兼治。

(2)交替轮换复配用药。轮换使用的药剂品种应尽可能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

药,尽可能地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氮和抑制昆虫几

丁质形成杀虫剂及生物制剂等不同杀虫机制的品类轮换使用。通过轮换交替使

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是延缓抗药性的最有效途径,又是兼治病虫害,增强

药效,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办法。

(3)改进喷药技术,控制用药量。

(4)严格执行农残标准和安全间隔期。目前茶叶中最严重的农残是DDT,因此

要严禁使用富含DDT成份的三氯杀螨醇,控制茶叶农残量,并需实施农药使

用后的安全间隔期,让农药自然降解至一定水平后才能采茶,尤其是对药效较

长的杀虫(螨)剂,如哒螨酮、扑虱灵、巴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