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植物法桐的修剪造型

2013/12/22 10:11:30

景观植物法桐如何造型修剪一直是园林工作者争论的重点,为此笔者简要的总结了一些工作中的经验,希望能对广大的园林绿化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幼树的修剪不宜过重,应该在生长期轻疏剪,不短截,给幼树充足的发育时间。但对主干短截不宜过晚,防止主杆和主枝争夺养分,造成主枝发育不良。对分枝点以下的枝条也应该及早疏除,防止其争夺培养枝养分。选主枝不宜过早,应留预备枝,所留主枝不应该少于四个,这样的法桐树形丰满,营养充分,即便一枝受损也不会对整体树势有太大影响。

短截不当的后果:

法桐具有天然主干、主枝。并且这样的枝条自然形态较完美,分枝匀称。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控制法桐高度,协调景观效果,一般截除中心干,但应该注意截除部位应靠近分枝点,尽量隐蔽,不留残桩痕迹。但注意不对其主枝进行短截,对幼树主枝短截后,距截点最近的芽会在当年发育成新枝,短截痕迹不明显。笔者曾经对同一地点的法桐移栽修剪做了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短截和不短截的法桐年生长量、扩冠量几乎相同,缓苗期无明显区别。

大法桐移栽中短截是很常见的,由于大法桐主枝较粗,树体受损严重,大树的生长力与恢复能力均处于逐年下降势头,短截恢复很慢,对于胸径大于30厘米的法桐短截,其受损尤其明显,一些大法桐短截后死亡,一些短截后生长停滞,更多的是短截后生长不良,这样的树即使恢复生长3年至4年,短截痕迹依然如断肢残臂,景观效果很不理想。这些勉强成活的大法桐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对不良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