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篱是指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又称植篱、生篱。因其可修剪成各种造型并能相互组合,从而提高了观赏效果。此外,绿篱还能起到遮盖不良视点、隔离防护、防尘防噪等作用。
在我国园林中常用于制作绿篱的植物品种有黄杨、女贞、红叶小檗、龙柏、侧柏、木槿、黄刺梅、蔷薇、竹子等。它们的特点是萌芽力强、发枝力强、愈伤力强、耐修剪、耐阴力强、病虫害较少。不过,我国常见的绿篱造型比较雷同,除了高矮变化之外,很少在形状、修剪方式等方面创新,新品种的应用也缺乏突破。
近日,记者在日本采访时发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绿篱。其中,既有顶部形状的变化,也有中下部新颖的处理方式。仔细想想,我们的园林苗木从业者缺少的可能并非是技术和经验,而是创新的动力。希望这几副图片能给读者以启发,制作出不一样的绿篱。
图1:一边高一边低,斜坡形的绿篱顶部。
图2:两边对称,三角形的绿篱顶部。
图3:有起有伏,波浪形的绿篱顶部。
图4:在绿篱的中间制作几个圆洞,可以使单调的绿色墙体多些活泼的元素。
图5:对一些容易出现“脱脚”现象的植物品种,直接将底部修剪掉形成统一的形态,也是一种选择。
图6:将绿篱中部的叶片全部修剪掉,需要精细且频繁的操作,工作量想必不小。
图7:低矮的圆球形绿篱连在了一起。
图8:用一人多高的绿篱包裹超大规格乔木,绿上加绿。
图9:用支架将红色灌木支撑起来,保证直立的树冠,为以后用作绿篱做好准备。
图10:即使是生长速度较慢、价格昂贵的罗汉松,也能成为制作绿篱的植物材料。
图11:几棵树形整齐划一的柏树并排种植,间距恰到好处,用一定体量的绿篱营造出“影背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