蛴螬与大袋蛾对银杏树的危害

2013/4/17 0:00:00

金龟子幼虫又称(白地蚕),成虫中型,体长19~21㎜,体宽10~11.3㎜,体背铜绿色有金属闪光,前胸背板两侧及鞘翅缘黄褐色,腹面淡黄色,臀板三角黑斑。在土壤中越冬,3~4月开始活动为害使叶片变黄,严重全株枯死,在7月挖掘受害银杏,其中1株根部发现蛴螬达8~10条,根皮食光为害严重。在武义县银杏良种基地,面积1.8h㎡,1997年夏发现部分银杏树叶片发黄,当时认为积水时间长所致,采取挖沟排水施肥,但不见效果,以后技术员检查,是受铜绿丽金龟子幼虫取食根皮所害。金龟子每年发一代,9月以老熟幼虫土中越冬,成虫最喜食果树、林木叶片,如苹果、大栗、杨、榆等。常将树叶食光,经观察金龟子幼虫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初见成虫,7~8月为幼虫为害盛期,主要在5~10㎝土壤内取食银杏根皮。
大袋蛾鳞翅目,蓑蛾科。又称避债蛾、蓑蛾、皮虫等。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杂食性,为害果树、林木和农作物。幼虫食树叶、嫩枝及幼果。是灾害性的害虫。通常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5月份化蛹,5月下旬交配产卵,约经3周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幼虫期310~340天。雄蛾在护囊内交配,雌虫产卵后即落地死亡。产卵量1000~5000粒。幼虫吐丝,靠风力蔓延。有趋光性。S龄后食量增多,7~9月份为害严重。
发生规律
通常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5月份化蛹,5月下旬交配产卵,约经3周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幼虫期310~340天。雄蛾在护囊内交配,雌虫产卵后即落地死亡。产卵量1000~5000粒。幼虫吐丝,靠风力蔓延。有趋光性。S龄后食量增多,7~9月份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捕杀:搜集越冬护囊,集中烧毁。
  生物防治:用每毫升含1亿孢子的苏云金杆菌溶液喷洒。
  药剂防治:幼虫孵化后用2.5%敌百虫粉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溶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