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牛发生为害的特点

2013/4/15 0:00:00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为害木麻黄、杨、柳、榆、刺槐、核桃、桑树、红椿、楸、乌桕、梧桐、相思树、苦棟、悬铃木、母生、栎、柑橘及其他林果等19科29属48种植物。
[形态特征]成虫 雌虫体长36 ---41毫米;雄虫体长27-36毫米。黑色,具金属光泽。头部和身体腹面被银白色和部分蓝灰色细毛,但不形成斑纹。触角第1、2节黑色,其他各节基部1/3有淡蓝色毛环,其余部分黑色,雌虫触角超出身体1、2节,雄虫触角超出身体4、5节。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具尖锐粗大的侧刺突。小盾片一般具不明显的灰色毛,有时较白或杂有蓝色。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每翅具大小白斑约20个,排成5横行。斑点变异较大,有时很不整齐,不易辨别行列,有时靠近中缝的消失。卵 长椭圆形,长5-6毫米,宽2,2~2. 4毫米。初产时白色,以后渐变为浅黄白色。.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8~60毫米,乳白色至淡黄色。头部褐色,长方形,中部前方较宽,后方缢人;前胸略扁,背板骨化区呈“凸”字形,凸字形纹上方有2个飞鸟形纹。蛹 纺锤形,长30~38毫米,初为淡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色。
[生物学特性]在福建、浙江1年1代,少数3年2代或2年1代。以幼虫在木质部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多数幼虫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化蛹基本结束。蛹期长短各地不一,福建惠安约90天;浙江19~33天。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为成虫出孔高峰,羽化孔一般离地面1~28厘米。成虫羽化后啃食寄主幼嫩枝梢的树皮作补充营养,10~15天后交尾。破晓时较活跃,中午多停息枝端,21时后及阴雨天多静止。交尾后3-4天,于6月上旬,雌成虫在树干下部或主侧枝下部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高峰,卵多产在离地面10厘米以内的主干上,且以胸径6一15厘米的树干居多。产卵前先在树皮上咬“T”或“人”字形刻槽,用上颚稍微掀开皮层,再将产卵管插入刻槽一边的树皮夹缝中产卵,每处1粒,每雌虫1生可产卵23~32粒。成虫寿命一般40~50天,飞行距离约40米。
卵期10天,7月上、中旬为孵化高峰,初孵幼虫从产卵处蛀入,在树木表皮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形成不规则的扁平虫道,虫道内充满虫粪,20~ 30天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常见向上蛀成不规则的虫道,也有的向下蛀人根部;并开有通气孔1-3个,从中排出似锯木屑的粪便,整个幼虫期长达10个月,虫道长20~60厘米,宽O.5-9.O厘米。幼虫为害部位在离地面20厘米以下的树干上占91. 4%,钻入地下根部占2,3%,其余在20厘米以上部位。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用木屑、木纤维把虫道两头堵紧,构作蛹室,并于其中化蛹。
星天牛在4-6年生林分、郁闭度大、通风透气不良、林地卫生差、杂草丛生的农田防护林带、片林为害严重,2年生以下或9年生以上的林木受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