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2013/5/21 0:00:00

泡桐根结线虫病分布广泛,在泡桐生长中是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泡桐、金丝垂柳、梓、楸、合欢、石榴等多种树木。为害严重。

泡桐根结线虫病症状

泡桐根结线虫病易侵染当年生新根。受害根部形成结节状肿瘤,初期瘤表面光滑,呈灰白色,老化后.变为褐色且表面粗糙,最后破裂腐烂。导致地上部发育不良,苗木矮小黄化,甚至枯死。

泡桐根结线虫病病原

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雌雄异形。卵长圆形;小幼虫线形,两端尖,无色透明。雄成虫与幼虫相似但较长;雌成虫梨形。南方根结线虫雌成虫长0.51-0.69毫米,会阴花纹背弓高,腹面线纹比背弓宽。2龄幼虫长0.36-0.39毫米。2龄幼虫从根冠处侵入根,筛管使细胞彭大和周围细胞分裂加快形成瘿瘤。在瘤内脱皮3次变为成虫,雌成虫一般是狐雌生殖。卵聚集于后端胶质卵块中,卵块露在破裂的根瘤外。雌成虫在夏季高温季节,约20天即完成一代,一年繁殖数代,能进行多次侵染发玻

泡桐根结线虫病发病特点

泡桐根结线虫病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通过病土、病苗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带病的种根和苗木可作远距离传播。工具也是传播媒介。当夏季5-9月间温度适宜时,卵内发育为l龄虫,脱皮后破卵而出,接触到幼根时即侵入,在根皮和中柱之间侵染危害,刺激中柱产生巨型细胞供线虫生活。巨型细胞周围又分裂成许多小型细胞,最后形成病瘤。线虫适宜在沙土或壤土中生活,多分布于10-30cm深的土层中。泡桐重茬育苗发病重。

泡桐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育苗。

(2)避免从病区引进苗木。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避免连作,可与针叶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

(4)起苗后将土表虫瘤清除烧毁或深翻掩埋,并大水冬灌,使线虫窒息而死。

(5)在病圃育苗前,全面钻孔,孔相距30cm,每孔内注入D.D混剂、溴甲烷、氯化苦或80%二溴氯丙烷乳剂2-3ml,覆土熏杀土中幼虫。

(6)对带病的种根和苗木,清除病根、病株或用48℃热水浸根15分钟,以杀死病瘤内线虫。

常用药剂D.D、溴甲烷、氯化苦、二溴氯丙烷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