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槐尺蠖又名槐尺蛾,属于鳞翅目尺蛾科,俗称“寸颈虫”或“吊死鬼”
1、龙爪槐尺蠖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前后翅面上均有深褐色波状条纹三条。卵扁圆形,表面有网纹,初产时淡绿色。幼虫两型,春型成熟时体长38至42毫米,体淡绿色,气门线以上密布小黑点,气门线以下深绿色;秋型成熟时体长45至55毫米,体粉绿色稍带蓝,每节中央成黑色十字形。蛹圆锥型,初粉绿色,后褐色。
2、龙爪槐尺蠖发生规律:河南地区一年发生3至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三月下旬出现成虫,卵单产于叶片正面,成片状,每片十余粒。四月下旬至九月下旬均有幼虫,以幼虫啃食叶片危害,受惊后吐丝下垂,九月下旬以后,化蛹入土越冬。
3、龙爪槐尺蠖的防治方法:首先在树冠下的地面铺上一层塑料膜(硬质地面不用铺设),然后用高压洒水车的水枪向树冠喷水冲击枝叶,这样害虫受惊吓后会迅速下垂或掉在塑料膜内,然后收集并将其杀死;同时在树基绑以宽5至7厘米的塑料薄膜内,阻止个别漏网幼虫或无翅蛾上树,这样不用农药即可达到防治目的,环保无毒害,并且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天敌。
(1)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工作
①对化蛹期预报。5月中旬、7月上旬及8月中下旬为幼虫下树入土化蛹期,且集中在树冠东南。
②根据卵的发育程度进行幼虫发生期的测报。卵初产时为绿色,胚胎发育成熟时卵为灰白色,卵的周边有1条黑色斑纹,卵的中部明显凹陷,此卵当日或次日即可孵化。
③应用有效积温法则进行幼虫期预测。有效积温(K)卵期84℃;发育起点温度为卵期8.5℃。预测卵的发育天数,可按公式N=K/(T-C)。式中,N=发育天数;K=有效积温;C=发育起点温度;T=虫态所处时期的温度。
④据幼虫食叶量测报严重程度。1头幼虫的食叶量是龙爪槐尺蠖的1个复叶的重量。平均每1个复叶有幼虫1头时就能把树叶全部食完。当害虫达15%时对龙爪槐造成轻微危害,这可作为是否化学防治的参考指标。
(2)生物防治
①胡蜂:又名马蜂,在繁殖时常捕食槐尺蠖。7月底8月初用谷草、麦秸秆扎紧一头做成巢棚,巢棚离地2.5m固定在树干或木桩上。夜晚用布袋套着取回放在林间,据研究45巢/hm2可较好控制槐尺蠖。城市园林管理禁用。
②大草蛉:将草蛉产的卵放2d后待卵色发灰,即可在林间释放,释放时可以绑或用浆糊黏在植株上。大草蛉成虫抗药性很差,化学防治要尽量避免5~6月份成虫期用药。
③生物制剂防治:幼虫发生时使用100亿孢子/g的苏云金杆菌菌粉对水稀释2000倍喷雾。气温30℃以上效果最好。与敌百虫、菊酯类农药混用效果好。5月、7月2次用药,危害基本可以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