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槐为何部分复叶枯黄

2013/5/21 0:00:00

近日来,多次接到河北、天津读者电话咨询,说龙爪槐的部分复叶萎蔫下垂,慢慢变黄干枯,叶柄与茎的交接处有黑褐色粪沫等物质。经过鉴定确定造成这一现象的元凶是国槐叶柄小蛾。

分布与危害:国槐叶柄小蛾又叫槐小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和安徽等地区。主要危害槐树、龙爪槐、蝴蝶槐等。该虫以幼虫蛀食复叶基部、嫩梢、花穗及果荚(槐豆),叶片受害后萎蔫下垂,随后变黄干枯,遇风脱落,树冠枝梢出现光秃枝,严重影响正常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为5毫米左右,黑褐色,胸部有蓝紫色闪光鳞片。前翅灰褐至灰黑色,其前缘为1条黄白线,黄白线中有明显的4个黑斑,翅面上有不明显的云状花纹,后翅黑褐色。

卵扁椭圆形,乳白渐变黑褐色。

幼虫老熟为9毫米左右,圆筒形,黄色,有透明感,头部深褐色,体稀布有短刚毛。

蛹黄褐色,臀刺8根。

发生规律

华北、西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果荚、树皮裂缝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雌成虫通常将卵产在树冠的顶部和外缘的叶片、叶柄、小枝上等处,其次产在小枝或嫩梢伤疤处。初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先吐丝拉网,以后进入基部为害,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有迁移为害习性,一头幼虫可造成几个复叶脱落。2代幼虫为害期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6月世代重叠严重,可见到各种虫态。7月两代幼虫重叠,其中以第二代幼虫孵化极不整齐且为害严重,8月树冠上明显出现光秃枝。8月中、下旬槐树果荚逐渐形成后,大部分幼虫转移到果荚内为害,9月可见到槐豆变黑,10月大多数幼虫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1)消灭虫源7月中旬修剪被害小枝,对第二代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结合秋冬季园田管理,剪打槐豆荚,以减少虫源。

(2)消灭成虫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槐小卷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在行道树上每隔3-5棵悬挂1个诱捕器,挂在树冠的顶部外围1.0-1.5m处,可诱杀10m以内的大量成虫。两种诱杀方法均有利于保护天敌。

(3)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期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35%吡虫啉乳油1000-2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并兼治蚜和螨类。幼虫期40%久效磷10-15倍液涂环或用其原液10-15ml/株打孔注射防治效果均在92%以上。

(4)根部施药对于往年国槐小蛾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结合浇水根部埋施地害平或呋喃丹,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5)保护利用天敌肿腿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