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又名地蚕、土蚕、切根虫、夜盗虫等。在我国主要有三种,即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以小地老虎为主。地老虎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苗,初龄幼虫常群集于叶或叶径间,昼夜均可为害幼苗地上部分。3龄以后分散并潜伏土中,夜晚出来活动,将幼苗径干距地面1-2厘米处咬断,并将其拖入土中取食,也可爬至苗木上部咬食嫩径和幼芽,对幼苗生长影响很大。小地老虎在江苏地区一年发生3—4代,危害盛期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形态特征:幼虫灰黑色,体表密布黑色粒状突起,臀板有一对黑斑纹。
速生杨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1、每亩用米糠20公斤与0.5公斤的甲胺磷拌匀后,在虫害期,于傍晚均匀撒在每个插穗周围,防治效果极好。
2、灯光诱杀成虫。
3、插种前每亩均匀撒播2.5%敌百虫粉或1.5%甲基1605混合粉2.5公斤或4kg呋喃丹,然后耕翻,可防止虫害。
4、用90%敌百虫1公斤,加少量水化开,均匀拌入100公斤饼肥作饵料或配成1%的毒草,傍晚撒入植株可防治小地老虎和蝼蛄。
5、出苗后如发生严重,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可植株行间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