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树种树苗格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3/5/14 0:00:00

珍贵树种树苗格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格木蛀梢蛾

学名:Cryptophlebia ombrrodelta(Lower)

目名与科名:鳞翅目,卷蛾科

1、 分布及为害

格木蛀梢蛾分布于华北、华南地区和台湾省,在广西分布于合浦、钦州、南宁、凭祥、武鸣、玉林。寄主有格木、荔枝、杨桃,橙、皂荚、槐树等。幼虫蛀入嫩枝梢内取食,导致被害梢枯萎,影响生长。该虫也是荔枝果实的主要害虫,在荔枝产区严重为害荔枝果实,导致早期落果,降低产量和质量。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5—7.5毫米,翅展16—23毫米。头、胸部褐色,前翅近顶角处有浓褐色纹,自前缘斜向后缘。雌雄异型。雌蛾翅基片和前翅呈褐色,近臀角处有1个三角形的黑色斑点,斑点的周围有灰白色狭边。雄蛾前翅褐黄色,后缘有一条黑褐色斜条斑,后翅呈灰褐色。

卵:半球形,乳白色,有光泽。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2毫米,圆筒形,头部和前胸背板褐色,体背面粉红色,腹面黄白色,有灰色毛片。肝上板灰黑色。

蛹:体长约10毫米,深褐色。前胸背面脱裂线明显。腹部第2—7节背面前后缘附近各有一横列刺突,近前缘的较粗大。

3、 生物学特征

该虫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格木蛀梢内越冬。翌年2月中、下旬化蛹,3月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第1代幼虫出现在4月,蛀入嫩梢、果实为害,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至6月初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第二代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7月中旬化蛹。第三代幼虫出现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成虫羽化飞至嫩茎上产卵,10月上旬第四代幼虫出现。初孵幼虫仅取食嫩梢或果实表皮,2龄后蛀入嫩梢或果实内取食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嫩梢及果柄上。幼虫期为1个月,预蛹期2—3天,蛹期6—11天。

4、 防治方法

(1) 冬季清理被害梢集中烧毁。

(2) 成虫羽化期用黑色灯诱杀。

(3) 在幼虫蛀入前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