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杨种子育苗技术

2013/5/7 0:00:00

一、种子采集

辽宁东部山区9月中旬果实成熟。成熟时果翅变为黄褐色或褐色。选择10~20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无疤节、干形通直、圆满、结实丰富的优良母树,采摘果穗或敲打果枝,在地面扫集果实,除去杂物,将种子放在背阴干燥通风处贮藏。本试验采集的种子优良度为92%。

二、圃地选择和整地作垄

枫杨为喜光,湿生性树种,但较耐阴。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条件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段,土壤为沙壤土。将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667m2均匀撒施于圃地。整地时用2%福尔马林药液进行土壤消毒,深翻20~25cm,细耙,作垄,垄底宽度60~80cm,垄高16~18cm,长度因地段而定。

三、播种

1、秋播

种子秋天采收后,就可用带翅的坚果作为播种材料播种,播种前用60~8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浸种3d,其间每隔1d换清水1次,再用012%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30min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采用垄播,垄播苗木行距大,通风透光好,苗木长势好,便于作业。待有部分种子发芽,然后顺垄开沟条播,沟深5~7cm,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播种沟内,覆土2~3cm,覆土后进行镇压,以利于保墒。播种量为15kg/667m2。播后灌足冻水,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即可发芽出土。

2、春播

种子采收后,用水清洗,除去杂物,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藏于窖内或坑中,沙含水量50%~60%,通风良好,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种沙混合物的温度和湿度。翌年春天谷雨前后,将种子取出,5d以后有部分种子发芽时,进行播种。播种方法同秋播。

四、苗木管理

1、灌溉

一般种子10d出土,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喷灌,但圃地尽量少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芽,并造成土壤表层板结,影响出苗。灌溉或雨后应及时松土,防止板结,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进入秋季,要少灌水,避免苗木贪青徒长。

2、病虫害防治

枫杨病虫害较轻,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等,待苗木出齐后,在阴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11%~01125%药液喷雾防治,每7~10d进行1次;虫害主要有天牛、蚧类,可每隔7~10d喷1次50%马拉硫磷01125%药液于苗木上。

3、合理间苗

当幼苗长至10~15cm时,要及时间苗,拔除生长过于密集、发育不良和病虫害苗木,让苗木分布均匀。以产1年生规格苗8万~10万株/667m2为目标,间苗后保留密度应为120~150株/m2。

4、中耕和除草

中耕和除草结合实施,在5-9月进行,每月除草松土2~3次,播幅内杂草以拔除为主,其余地方可用锄头铲除,除早、除净,不留死角。灌水或大雨过后,为防止土壤板结,要对圃地进行中耕松土,以利于幼苗的生长。

5、追肥

生长前期追施氮肥,后期追施磷钾肥,对加速苗木生长、促进木质化和成苗率效果显著。6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追施浓度为012%~013%尿素溶液1次,用量为2~3kg/667m2,7月下旬追施1次浓度为013%的磷酸二铵,用量为2~215kg/667m2,叶面施肥最好在阴天进行。8月停止灌溉和施肥,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

6、苗木出圃

1年生苗高1m以上,可以出圃。本次试验经测定,春播出苗率高,达85%以上,1年生苗高可达110~115m,地径1~2cm;秋播出苗率低,只有65%,1年苗高可达018~112m,地径018~115cm,一部分达不到出圃要求。总之,秋播发芽率和长势均不如春播,在生产上建议采用春播育苗,每667m2可育苗8万~10万株,经济效益可观。秋季假植,掘苗后分级入沟,覆土为苗高的1/2,上冻前覆第2次土,将苗木全部埋严后再覆盖20cm土。土壤湿度不宜过大,防止苗木根系腐烂。翌年春季,气温、地温上升后,适时去掉假植沟上的覆土。起苗应安排在造林时进行,一般在春季苗木未萌动之前,起苗后及时分级,50株扎捆。对暂时不能运出的苗木应及时假植。假植地点应选在背风阴凉处,开沟将成捆苗木排放沟内,覆土埋实根系及苗干基部,防止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