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播种繁殖技术

2013/5/13 0:00:00

1、种子采集贮藏

油松种源以本区采集的良种为选择最佳。在林区选择生长良好的中龄或近熟同龄母树林进行采种并对同批种子的品质进行测定,保证种子质量。油松种子的贮藏一般采用干藏方法。即把采集的种子通过筛选净种后晒干,在阴凉处预冷后贮藏。贮藏时使种子含水量保持在7%-8%,温度0-5℃为宜,保持贮藏环境通风干燥。

2、苗床选择

油松苗木育苗地应选择靠近水源的地块或设在造林作业区内,使培育苗木既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可减少运输环节,提高造林成活率。育苗地以背风土质肥沃、土层较厚、质地为砂壤、酸碱度为微酸性、靠近水源的生茬地块最好。

3、整地

冬前整地进行深翻,深度为40-60cm,清理石块。有条件的可施入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宜,耙细土块,整平以备翌年之用。春季整地时,在土壤解冻后,对育苗地再次进行深翻,结合耙地根据育苗地块的土壤肥力状况,春季整地时可加施基肥,施磷肥750kg/hm2、二铵150kg/hm2、尿素225kg/hm2。

4、种子处理

以温水浸种催芽和药物浸种催芽。即用1%的高锰酸钾水(水温50-60℃)在容器内浸种2小时后,捞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1遍,然后再用清水浸种10-12h,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堆放在箩筐内或草席上,并用草袋或草席覆盖,要保持通气透水,严禁堆沤。堆放厚度一般30cm左右,不宜过厚。每天早晚用温水(水温30℃左右)淋洒并翻动1-2次,待5-7d后,15%-25%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5、播种

播种时间以春播为主,一般山区在4月中旬至5月初,即在山区晚霜过后,气温恢复正常时节进行。播种量225-270kg/hm2。覆土的厚度是油松育苗的关键环节,必须保持在1.5-2.5cm,在种子撒播后,用扫帚或草把轻扫垄面即可。

6、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前,注意防止鸟兽危害。从播种起要专人严加看守,直到幼苗出齐脱壳为止。也可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1/10的铅丹粉将种皮涂成红色,减少鸟害。追肥要集中、分层、适时、适量,并与当时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相结合。在幼苗速生期以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第1次在苗子出齐10d进行,施尿素60-75kg/hm2;第2次在6月中下旬,施尿素120-150kg/hm2;第3次在7月中下旬,施尿素180kg/hm2、钾肥45kg/hm2。施肥以阴雨天进行为宜,并在播种行开沟施肥,及时覆土。猝倒病是油松苗期的主要病害,防治上采用波尔多液、硫酸亚铁、敌克松等交替喷洒。每月喷3-4次为宜,在晴天施等量式1%波尔多液,效果较好。阴雨天可施1%硫酸亚铁溶液,效果好且无需喷水冲洗,药效持久。

7、出圃

油松出圃苗龄与造林季节相关。春秋两季造林可用1.5-2.0年的苗木。苗出圃时,必须严格分级,选择根系发达、粗壮,具有饱满顶芽的苗木,确保出圃苗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