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力低下速生杨造林技术

2013/5/2 0:00:00

平原地区由于村落与人口的分布不均,加之历史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形成了一些人少地多的大洼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均占有土地多,多年来延续着粗放经营的耕作习惯。使本来土质不错的土地,因得不到适当的施肥及耕作改造而形成肥力低下的老荒地。这些土地进行土壤化验几乎无缺素现象,但树木种到地里生长量很小。究其原因,就是土壤中各种元素都处于一种较低下的水平,量少而不缺,处于贫脊状态。由于长期不施肥,少耕作,历年草荒严重,土壤有机质少,土壤肥力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类土地的造林,应着重解决水肥条件问题。

1、增施有机肥

一般肥力低下的老荒地,多为离村镇较远的土地,多年来未施过有机肥,土壤肥力是制约因素。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一是在植树前增施优质有机肥料并深耕;二是穴土改良,挖大栽植穴,一般见方,在穴内施入优质有机肥,混以一定量的速效化肥。树木栽植后在生长期管理上,采取逐年扩穴施肥的方法,施人有机肥及化肥。以有机肥为主的改良措施,是肥力低下土地造林的有效方法。

有机肥在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方面有独特的效果,其施人土壤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林木能够吸收的有效成分,既可以启动土壤中的潜在养分,又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

老荒地由于受土壤环境影响及土壤中生物和化学物质的拮抗作用,有些养分由可溶性转化为难溶性,形成林木难以吸收的无效养分。有机肥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大量能源物质,其不仅可以加速本身所含养分的分解和释放,而且有助于土壤中原有的难溶性磷和钾等矿质养分的转化和释放,从而加速土壤中潜在养分的还原。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有机质匮乏的土壤不仅保肥能力差,而且供肥能力也差。此类土壤施入化学肥料后,不是由于土壤吸附能力差,造成氮素的挥发,就是由于分解能力差,造成磷素及其他元素被土壤固定,致使化肥利用率低。有机肥的改土功能不仅仅是在结构改良上,而且体现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上,对于肥力低下的老荒地营造速生杨用材林,增施有机肥是首选良策。

2、提高灌溉水平

造成肥力低下老荒地的原因除施肥及耕作措施不到位外,水分不足也是主要原因。由于多数老荒地离村镇较远,几乎没有水利条件,不打井、不开渠、不灌溉,历年只是靠自然耕种,干旱年份皆放荒。要使用该类土地营造速生杨用材林,必须增加水利条件,在一定的保浇面积上规划打井及引用地上水,解决灌溉问题。速生杨是需水较多的树种,保证其速生快长,水是第一要素。速生杨用材林必须是灌溉林业,无水浇条件的立地,不适合栽种速生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