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造林密度

2013/5/19 0:00:00

造林密度是指造林时单位面积上栽植的穴数,也叫初植密度。单位面积一般以公顷或亩表示。泡桐造林密度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木材产量、质量的早晚、大小和造林成本都有很大关系。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必须做到合理密植。泡桐的合理密植好处很多:它可以促使泡桐幼林及时郁闭成林,及早进入稳定生长期;容易形成树干高大、通直圆满和少结的优良桐材;可以减少幼林抚育次数,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泡桐幼林管理期出现的缺苗现象进行的补苗措施效果很差,所以,泡桐的合理密植也是提高林木保存率的措施之一。但并不是越密越好,如果密度过大,不仅浪费种苗、劳力、资金,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幼林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多生产问题。

生产实践证明,造林密度的不同,泡桐的冠幅、胸径、干高、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木材产量都有显著差异。合理的进行泡桐造林密度设计,必须依据泡桐品种、立地条件、造林林种以及营林目的设计造林密度,建立有利于泡桐生长的优良群体结构,对于培育泡桐优质干才及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泡桐为强喜光树种,在营造片林时不宜太密,否则,郁闭早,抑生长。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泡桐造林密度与泡桐的经营目的、立地条件、造林地类型等因子有关,根据科学试验和各地生产实践经验,泡桐造林密度有以下几种:

在红壤丘陵岗地营造泡桐纯林,可采用4×4米、5米×5米或6米×6米的株行距。视立地条件而定,立地条件好,以稀植、培育大径材为好;反之,则可适当密植,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

在路旁、沟渠旁、河旁,泡桐可成行栽植。单行栽植,株距以5米为好;双行栽植,株行距可采用5×5米的品字形配置。

在村旁、宅旁栽植,则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前期密植(如4×4米),并适时疏伐,调整密度,保证泡桐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