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嫁接苗营造林技术

2013/5/15 0:00:00

一、造林地选择

根据红松的生长习性,要选择土质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坡度≤15°,坡位:山坡中、下部位。

二、造林地清理

清除地块内的杂树、灌木等障碍物,便于整地施工。林地清理必须整地前完成。

三、整地方法

1、按设计定植位置,进入人工穴状细致整地,规格为60×40×30㎝,要求:确定穴位,剥开穴面草皮,深翻穴土,整平穴面,清除石块、杂物和树根灌木根。

2、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或边整地边造林。

四、苗木规格

选择苗木规格为4年生Ⅰ级嫁接苗(S2-2),要求枝条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五、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56株/亩。株行距为3×4m。

六、栽植季节与方法

1、春季在土壤解冻20㎝以上开始进行,苗木萌动前结束。

2、植苗时将苗木扶正,使苗木根系舒展,分层培土,分层踏实,埋土深度要高于苗根地径部分2-4㎝。确保成活率(保存率)100%,造林后出现缺苗时要在第2年春季用同龄苗补齐。

七、抚育管理

红松果林造林后5年抚育7次,按年序抚育次数分别为2.2.1.1.1,要进行必要的培土、除草、松土及修枝。

八、施肥

1、施肥种类:造林后要定期进行土壤诊断,本着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的原则,适时施肥,选择N、P、K混合肥。

2、施肥量:每株施复合肥373g。

3、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施肥,距树根20-30㎝,沟深5-10㎝。均匀施肥后埋严踏实。

4、施肥时间:5月底前。

九、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用生物与药剂相结合的办法扑杀、诱杀害虫。使用药物防治时,要正确选用农药品种、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

十、林地管护

林地管护是关系造林后成败的关键一环,要贯彻“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的经营理念,造林后必须认真管护,严禁放牧和人为破坏的发生,确保造林成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