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全剥皮再生的外界条件
要达到全剥皮再生目的,让形成层细胞多分生新细胞,外界条件是关键。(1)温度:温度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全剥适合温度是16-30度。温度过低形成层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生命活力不旺盛,不容易剥树皮;过高会使水分蒸发太快易干枯、烧伤而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剥皮在春末夏初为最佳季节。(2)全剥要求是空气湿度在70%以上,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进行。(3)对土壤要求pH值在4.5-8.5之间。
2、全剥树皮的实施方式
用人们通常所用的轻便、灵活、锋利、操作顺手的小刀,将杜仲从树干基部至冠部下的整段树皮全剥下。在剥皮操作过程中,手和衣物等器具不能损伤形成层细胞,该细胞层若遭到破坏,就不能完整再生新皮。
3、全剥后的技术处理
将树皮剥下后,要及时用有防护、滤水、杀病虫、保湿增温、营养输送调控功能的无菌干净薄膜条包扎好己剥过皮的树,使外露的细胞生活在适宜的液体环境中,保持该细胞生长需要的温度平衡,促进该细胞的快速生长,形成新的树皮。但包扎膜不宜太紧。如果不用保护器材来保护剥皮后的树干形成层细胞的生存条件。让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或病虫危害了液体中的形成层细胞,让充满活力的细胞外露而使细抱不能生活在适宜的液体环境中,就会导致形成层细胞死亡。这不仅不能达到"剥皮再生"的目的,反而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剥皮后的管理
包膜在1周后应随时观察,如果剥皮树的新皮层还没完整复生形成,要掌握温度,不能使膜内温度过高,温度过高(超过29度),应将膜开孔,让空气通过开孔进入膜内进行循环调节,使膜内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使剥后的新生树皮细胞迅速完整愈合成整体,在当月长出很厚的新皮层来转化成新老皮。解膜涉及全剥皮后新树皮的形成与增长,也是本项剥皮技术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解膜特征:剥皮后观察新的幼树皮不断从形成层表面长出来,全株新皮完整愈合成很厚的白色、绿白色、紫红色3种新皮后可解膜。整株杜仲树在春末(温度16-22度)期间进行剥皮后,外在条件难以达到形成层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最佳温度,形成层细胞活力不旺盛,形成新皮的时间约需15~35d,在夏初进行剥皮,温度一般比较高,形成层细胞活力旺盛,分生速度快,新树皮形成时间一般在7-l5d。全剥解膜就是要根据剥皮季节、时间、再生新皮特征而确定解膜的时间天数。早剥皮迟解膜,迟剥皮早解膜,在实际应用中何时解膜视观察的情况而定,杜仲树剥皮后包膜时间越长该树"再生"的新皮质就越好,增产增值的效益就越高。
杜仲树在剥皮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形成层组织的完整性。具备该层组织是再生新组织前提条件,采取科学的杀病虫复壮、施肥、管理等一整套措施,通过不断地更换该树体的生理机制补充新的生理营养物质,并对它的生理机制营养进行输送调控,促进杜仲树剥皮后的再生新皮快速生长,是延长杜仲树生命周期、增加采资次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