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后人的银杏树旷继勋亲手栽下

2013/6/30 14:47:02

 61岁的谭林这几天又到成都东新街那株高大的银杏树下小站了一会儿。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他有空的时候,总会回来看看。“我的外祖父旷继勋,中共早期高级将领,就曾居住在这条街上。这棵银杏树,就是他当年亲手栽下的。当年他为革命离家时,还提醒我外婆节俭过日子,等着他回来。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旷继勋1895年出生在贵州思南县。早年随父亲辗转各地看病为生,后来随友人入川参加保路运动,投身民主革命,并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旷继勋带领的川军第七混成旅被军阀认定为“带红”部队,阴谋予以整肃。在离开成都时,旷继勋对妻子邓伯玉说:“今后,你就说我们离婚了,我走了你就改名换姓,以后听到我的死讯也不要哭。”
1929年,旷继勋率部队在蓬溪县大石镇的牛角沟发动起义,并连夜攻占蓬溪县,惩办了反动官吏和土豪,销毁伪县署和征收局的文卷档案,释放了在押的全部囚犯,成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这就是著名的蓬遂起义。
作为烈士后人,谭林曾经不止一次到过蓬溪,在当地的旷继勋纪念馆里,他还听看馆老人讲外公的故事,“据说他从小便胸怀大志。见乡亲们被大雨淋,就发誓以后要让全天下的百姓有斗笠戴。”按照蓬遂起义的计划,部队从蓬溪向西充转移。但是转移途中,后勤供应艰难,已没有粮食充饥。旷继勋是个严明纪律的人,战士们在老乡地里掰一个包谷,他就要在包谷杆上卡一个铜元。“这些铜元被当地老百姓保存,最后收存入馆成了珍贵的纪念品。”
1930年,旷继勋来到洪湖根据地。2月5日,他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短短几年时间里,旷继勋先后参加开创中共洪湖、鄂豫皖、川陕三个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四军、二十五军三个军军长,先后指挥了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等战役,并率部开辟川陕苏区。后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通江县军事指挥长等职,领导和主持川陕省的各项工作。因为反对张国焘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严厉批评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等问题,1933年6月,旷继勋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于通江洪场口。旷继勋被诬杀之后,他妻子和家人直到成都解放,才知道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