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

2013/7/31 10:59:50

英国的哈钦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科》(1926和1934)中公布了这个系统。它继承了19 世纪英国植物学家边沁与虎克的系统,并以美国植物学家板施(C.E.Bessey, 1845—1915)的 植物进化学说为基础加以改革而建立的。它的特点是:

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故排在双子叶植物之后。

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并认为木本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性状。

认为花的各部分呈离生状态,螺旋状排列,具多数离生雄蕊,两性花等性状均较原 始;而花的各部分呈合生或附生,轮状排列,具少数合生雄蕊,单性花等性状属于较进化的 性状

(4-)认为在具有萼片和花瓣的植物中,如果它的雄蕊和雌蕊在解剖上属于原始性状时,则比 无萼片和花瓣的植物较原始。

单叶和叶呈互生排列现象属于原始性状,复叶或叶呈对生或轮生排列现象属于较进化的 性状。

目和科的范围较小。

目前很多人认为哈钦松系统较为合理,但是原书中未包括裸子植物。我国南方学者采用哈钦 松系统者较多,例如《广州植物志》及《海南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