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描述

2013/7/3 8:28:07

王龙1,张霄凌2,何冬云1,杨义荣2,王生荣1※,王致和2,陈乓1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2甘肃省农垦农业科学研究院,兰州733006)
摘要:2006年对万寿菊叶斑病在甘肃主要栽培区的武威黄羊镇、古浪、景泰等地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在33% - 85%,病情指数在5.7 - 48.0。通过室内分离鉴定,确定引起当地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原为真菌类的链格孢Alternaria sp.。
关键词:万寿菊;叶斑病;病害调查;病原鉴定;链格孢

万寿菊(Tagetes erectaL)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在世界上有广泛分布,是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作为药用植物,其花和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毒消肿之功能L1.21。近年来,其鲜花又成为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一种工业原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国际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的严重发生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特别是万寿菊叶斑病的发生,可导致万寿菊叶片早枯,花蕾凋萎。其发病率一般在20% - 30%,严重时可达95%以L,尤其7月中旬以后显著加重,而且蔓延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蔓延至全田,普遍发牛,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搞清引起叶斑病的病原,以期为生产上有效地控制该病提供依据。

l材料与方法
1.1万寿菊叶斑病田间调查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先后对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古浪县和白银市景泰县万寿菊栽培基地万寿菊叶斑病的发生情况(病害的发生、为害程度、产量损失估计)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样点取样20株。对栽培区不同发病类型进行调查、采样,采集不同阶段不同发病部位及不同症状表现的植株,将标本用吸水纸压干,填写好标本登记卡,以备室内鉴定。

调查分级标准如下:0级——植株无症状;1级一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发病叶片少于1%;2级——植株中部、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叶片在1% - 5%之间;3级一植株叶片发病在5% - 20%之间,病斑有愈合发生;4级——植株发病严重,叶片枯死,花及花萼受到侵染枯死变黑。

1.2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描述
在室内首先对标本进行症状描述:病斑着生部位、形状、颜色、大小及其它特征等。

1.3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在室内对植株不同发病部位(叶、茎、花)进行常规分离,即切取小块病组织,用75%的酒精擦拭组织表面后用0.1%的升汞水溶液表面消毒1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将病组织移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将分离物进行编号;利用2%琼脂培养基进行稀释纯化,将配好的孢子液滴移到琼脂平板培养基,镜检只有单个孢子的部位,做好标记再移植,从而得到纯培养菌株。
1.4致病性测定
将获得的各菌株用PDA培养基培养于25℃温箱中培养5-7天,配成浓度为105 - 106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分别采用普通喷雾法、高压喷雾法及摩擦接种法对健康万寿菊植株进行接种[3-5]。接种后置于25℃温室内,连续观察并记录发病情况、发病症状,之后再分离。

1.5病原菌形态特征
对有致病性的菌株,依据真菌学常规方法,在PCA平板培养基卜培养5-7天,观察并记录各菌株的菌落形状、色泽;用显微镜镜检测定分牛孢子梗的大小、着生部位、形态,记载分生孢子纵横隔膜的数目、颜色,喙的有无、长短及形态。按照分类系统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对有些不产孢子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营养要求和培养条件来诱发和刺激产孢,根据相关文献鉴定病原种类。

2结果与分析
2.1田间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表1)可以看出,万寿菊叶斑病在甘肃省黄羊河农场、古浪县和景泰县万寿菊栽培基地普遍发生,发病率—般在23% - 95%。但发病的严重程度各地差异较大,病情指数低的只有5.75,病情指数最高的地块可达48.5;从各地的发病情况来看,白银市景泰县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武威市黄羊河农场次之,古浪县发病相对较轻;从不同前茬作物与发病的关系看,前茬为胡麻发病严重,荒地或贫瘠土地发病也较重,前茬种植大麦、小麦和玉米发病次之,前茬为百号(种药用植物)发病较轻。

2.2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
万寿菊叶斑病在甘肃省万寿菊栽培区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牛,病菌主要为害叶、茎、花。
(1)苗期发病,叶片正面产生针尖大小褐色或红褐色圆形、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或黄白色,边缘黑褐色,叶片背面的病斑边缘不规则。温湿度适宜时,病叶上密布褐色小点,并可愈合成片,严重时造成叶片枯死,导致死茁。
(2)成株期叶片发病,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蔓延,从叶片缘处或从叶片巾部开始发生。初期病斑如针尖大小,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不规则形,巾央灰白或黄白色,边缘黑褐色坏死,叶背面的病斑呈黄褐色。病斑一般直径大小为0.5 mm,最大直径可达7.0 mm。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造成叶片枯死。

(3)茎部染病,多从叶腋处先发生,并向新生枝及主茎扩展,造成病部变褐变紫,病斑多为圆形或长椭圆形。严重时,病斑可以布满茎表,使茎的表皮呈紫褐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摘花后常从摘口处向下变黑干枯。
(4)花部受害,多从花萼开始,初为褐色小点,中央灰白色,边缘有紫褐色坏死线,以后逐渐扩展,并引起花瓣染病,引起花瓣凋萎,严重时整朵花密布病斑,花瓣变褐枯死,苞片变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3病原菌分离
采用组织分离法,在PDA培养基上先后分离200个病块组织,分离到160个菌落。根据菌落形态将其归为3类,其中链格孢属(Altemaria sp.)为149株,占74.5%,灰霉菌(Botrytis sp.)为4株,占2%,其他7株,占3.50/。
在链格孢中,根据菌落颜色分为H1和H2两类。
2.4致病性测定
对链格孢的2种菌株采用摩擦和喷雾接种方法均可使植株发病(表2),发病症状与田间一致,从接种的健康万寿菊植株上均可熏新分离获得同一病原菌,说明病菌可以从伤U或自然孔口直接侵入,但有伤口比无伤口发病速度更快,且致病率高。

2_5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对分离到的致病菌,在PDA和PCA平板培养基卜培养,1周后的菌落形态是:菌落墨绿色或橄榄色,后期黑褐色,气生菌丝丰富,棉絮状,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或向一侧弯曲,浅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的大小为(18.3 - 25.4)×(8.8 -12.0)um,平均为21.6×10.6 um;倒棍棒形、长卵圆形、梭形等;初色浅,后呈黄褐色、深褐色;有2~4个横隔,0-3个纵隔,分隔处有缢缩;喙较短,柱状,大小为(2.74 - 4.5)×(2.4 - 4.16)“m.无分隔。

分离到的2个菌株,尽管菌落颜色有一些差异,但在主要形态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认为属于同一种,确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sp.)。
该菌与万寿菊链格孢(Alternaria tagetica)的形态明显不同,与侵染菊科植物的链格孢(Altemaria sonchi)类似,但有关其它链格孢为害万寿菊的报道还未见诸于文献。有关种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斫究。
3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和病原菌鉴定,初步确定引起万寿菊叶枯病的病原是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sp.)。进一步摸清了甘肃省武威黄羊河农场、古浪、白银地区景泰县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害发生、分布、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上述地区普遍发生,发病率一般在50% - 80u/0,轻者也有20%,严重地块达到95%。发病率高,但早期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是:万寿菊栽培密度较大,早期不易被发现。在调查时发现,所有底部叶片几乎都有叶斑发生,说明叶斑病在早期就发病普遍,只是在生长后期才为害植株上部,导致花器、心叶枯死。所以应注意及早观察底部叶片的发病情况,以便及时有效地实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