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苗木栽培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描述
2013/7/3 8:28:07
王龙1,张霄凌2,何冬云1,杨义荣2,王生荣1※,王致和2,陈乓1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2甘肃省农垦农业科学研究院,兰州733006)
摘要:2006年对万寿菊
叶斑病
在甘肃主要栽培区的武威黄羊镇、古浪、景泰等地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在33% - 85%,病情指数在5.7 - 48.0。通过室内分离鉴定,确定引起当地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原为真菌类的链格孢Alternaria sp.。
关键词:万寿菊;叶斑病;病害调查;病原鉴定;链格孢
万寿菊(Tagetes erectaL)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在世界上有广泛分布,是园林中常见的草本
花卉
。作为药用植物,其花和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毒消肿之功能L1.21。近年来,其鲜花又成为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一种工业原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国际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的严重发生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特别是万寿菊叶斑病的发生,可导致万寿菊
叶片
早枯,花蕾凋萎。其发病率一般在20% - 30%,严重时可达95%以L,尤其7月中旬以后显著加重,而且蔓延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蔓延至全田,普遍发牛,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搞清引起叶斑病的病原,以期为生产上有效地控制该病提供依据。
l材料与方法
1.1万寿菊叶斑病田间调查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先后对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古浪县和白银市景泰县万寿菊栽培基地万寿菊叶斑病的发生情况(病害的发生、为害程度、产量损失估计)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样点取样20株。对栽培区不同发病类型进行调查、采样,采集不同阶段不同发病部位及不同症状表现的植株,将标本用吸水纸压干,填写好标本登记卡,以备室内鉴定。
调查分级标准如下:0级——植株无症状;1级一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发病叶片少于1%;2级——植株中部、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叶片在1% - 5%之间;3级一植株叶片发病在5% - 20%之间,病斑有愈合发生;4级——植株发病严重,叶片枯死,花及花萼受到侵染枯死变黑。
1.2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描述
在室内首先对标本进行症状描述:病斑着生部位、形状、颜色、大小及其它特征等。
1.3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在室内对植株不同发病部位(叶、茎、花)进行常规分离,即切取小块病组织,用75%的酒精擦拭组织表面后用0.1%的升汞水溶液表面消毒1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将病组织移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将分离物进行编号;利用2%琼脂培养基进行稀释纯化,将配好的孢子液滴移到琼脂平板培养基,镜检只有单个孢子的部位,做好标记再移植,从而得到纯培养菌株。
1.4致病性测定
将获得的各菌株用PDA培养基培养于25℃温箱中培养5-7天,配成浓度为105 - 106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分别采用普通喷雾法、高压喷雾法及摩擦接种法对健康万寿菊植株进行接种[3-5]。接种后置于25℃
温室
内,连续观察并记录发病情况、发病症状,之后再分离。
1.5病原菌形态特征
对有致病性的菌株,依据真菌学常规方法,在PCA平板培养基卜培养5-7天,观察并记录各菌株的菌落形状、色泽;用显微镜镜检测定分牛孢子梗的大小、着生部位、形态,记载分生孢子纵横隔膜的数目、颜色,喙的有无、长短及形态。按照分类系统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对有些不产孢子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营养要求和培养条件来诱发和刺激产孢,根据相关文献鉴定病原种类。
2结果与分析
2.1田间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表1)可以看出,万寿菊叶斑病在甘肃省黄羊河农场、古浪县和景泰县万寿菊栽培基地普遍发生,发病率—般在23% - 95%。但发病的严重程度各地差异较大,病情指数低的只有5.75,病情指数最高的地块可达48.5;从各地的发病情况来看,白银市景泰县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武威市黄羊河农场次之,古浪县发病相对较轻;从不同前茬作物与发病的关系看,前茬为胡麻发病严重,荒地或贫瘠土地发病也较重,前茬种植大麦、小麦和玉米发病次之,前茬为百号(种药用植物)发病较轻。
2.2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
万寿菊叶斑病在甘肃省万寿菊栽培区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牛,病菌主要为害叶、茎、花。
(1)苗期发病,叶片正面产生针尖大小褐色或红褐色圆形、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或黄白色,边缘黑褐色,叶片背面的病斑边缘不规则。温湿度适宜时,病叶上密布褐色小点,并可愈合成片,严重时造成叶片枯死,导致死茁。
(2)成株期叶片发病,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蔓延,从叶片缘处或从叶片巾部开始发生。初期病斑如针尖大小,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不规则形,巾央灰白或黄白色,边缘黑褐色坏死,叶背面的病斑呈黄褐色。病斑一般直径大小为0.5 mm,最大直径可达7.0 mm。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造成叶片枯死。
(3)茎部染病,多从叶腋处先发生,并向新生枝及主茎扩展,造成病部变褐变紫,病斑多为圆形或长椭圆形。严重时,病斑可以布满茎表,使茎的表皮呈紫褐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摘花后常从摘口处向下变黑干枯。
(4)花部受害,多从花萼开始,初为褐色小点,中央灰白色,边缘有紫褐色坏死线,以后逐渐扩展,并引起花瓣染病,引起花瓣凋萎,严重时整朵花密布病斑,花瓣变褐枯死,苞片变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3病原菌分离
采用组织分离法,在PDA培养基上先后分离200个病块组织,分离到160个菌落。根据菌落形态将其归为3类,其中链格孢属(Altemaria sp.)为149株,占74.5%,灰霉菌(Botrytis sp.)为4株,占2%,其他7株,占3.50/。
在链格孢中,根据菌落颜色分为H1和H2两类。
2.4致病性测定
对链格孢的2种菌株采用摩擦和喷雾接种方法均可使植株发病(表2),发病症状与田间一致,从接种的健康万寿菊植株上均可熏新分离获得同一病原菌,说明病菌可以从伤U或自然孔口直接侵入,但有伤口比无伤口发病速度更快,且致病率高。
2_5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对分离到的致病菌,在PDA和PCA平板培养基卜培养,1周后的菌落形态是:菌落墨绿色或橄榄色,后期黑褐色,气生菌丝丰富,棉絮状,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或向一侧弯曲,浅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的大小为(18.3 - 25.4)×(8.8 -12.0)um,平均为21.6×10.6 um;倒棍棒形、长卵圆形、梭形等;初色浅,后呈黄褐色、深褐色;有2~4个横隔,0-3个纵隔,分隔处有缢缩;喙较短,柱状,大小为(2.74 - 4.5)×(2.4 - 4.16)“m.无分隔。
分离到的2个菌株,尽管菌落颜色有一些差异,但在主要形态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认为属于同一种,确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sp.)。
该菌与万寿菊链格孢(Alternaria tagetica)的形态明显不同,与侵染菊科植物的链格孢(Altemaria sonchi)类似,但有关其它链格孢为害万寿菊的报道还未见诸于文献。有关种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斫究。
3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和病原菌鉴定,初步确定引起万寿菊叶枯病的病原是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sp.)。进一步摸清了甘肃省武威黄羊河农场、古浪、白银地区景泰县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害发生、分布、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上述地区普遍发生,发病率一般在50% - 80u/0,轻者也有20%,严重地块达到95%。发病率高,但早期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是:万寿菊栽培密度较大,早期不易被发现。在调查时发现,所有底部叶片几乎都有叶斑发生,说明叶斑病在早期就发病普遍,只是在生长后期才为害植株上部,导致花器、心叶枯死。所以应注意及早观察底部叶片的发病情况,以便及时有效地实施防治。
相关信息
□
万寿菊叶斑病的症状描述
2013-7-03
□
万寿菊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3-4-04
□
万寿菊猝倒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2
□
万寿菊假尾孢叶斑病防治
2012-5-12
□
描述苗木品质的术语
2020-6-08
□
金苞花繁殖培育技术的详细描述
2012-9-03
□
凤仙花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2013-9-10
□
紫茉莉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3-4-04
□
长蠕孢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6-04
□
阔叶十大功劳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3
□
爬山虎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3
□
鸡冠花叶斑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2012-5-12
□
康乃馨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2012-5-12
□
龙血树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2
□
栀子花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2
□
杜鹃花叶斑病的症状及其防治办法
2012-5-12
□
火鹤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2
□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症状及其防治办法
2012-5-12
□
木芙蓉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2-5-12
□
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症状与防治办法
2012-5-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