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植保用药少 节本千万效益高

2013/7/18 10:20:46

;;; 湖州在线讯 

;;; 金秋十月,丰收在望。“早熟的再过十几天就可以收割了,今年晚稻又是个丰产年。”日前,种粮大户、吴兴区织里镇大潘兜水稻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培康望着一片片金浪滚滚的晚稻田喜滋滋地说。;

  据市农业植保部门介绍,今年全市晚稻长势普遍良好,除少数田块外,晚稻病虫害危害程度普遍较轻,说明我市农业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已经结束,接下去就等着饱满收割了。

  今年以来,在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指导下,各地采取结合秧田杀老草进行播前治虫、播期适当延迟错开灰稻虱一代成虫危害期、以及加强秧田期防治技术,压低灰稻虱基数;对“两迁”虫害褐稻虱采取“控三治四压五”防治措施;经过组织几次有效防治,稻虱危害以及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基本得到有效防控,发生程度总体偏轻。在晚稻破口前期,主推“爱苗”等综合效应优势农药使用,既防治了稻曲病等穗期病害发生,又促进了水稻后期生长等,这些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夺取晚稻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市农业植保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农药使用次数,全市平均比去年减少1至2次。农药使用次数的减少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按照农药使用减少1次,亩节本费用10元计算,全市140万亩左右晚稻,节本增收1400万元。特别是防治虫害农药使用次数的减少,使得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上升了一个台阶。除了直接节本增效,农业植保带来的间接效益更不可估量,据有关方面测算,一般情况下,有防治比没有防治增产幅度至少超过20%以上。

  据沈培康介绍,他承包的1000余亩晚稻田,去年晚稻病虫害防治7次,平均亩产550公斤,今年晚稻病虫害防治6次,亩节本10元以上,估计平均亩产将在600公斤左右,丰收基本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