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常见病虫害案例诊断与处方(二)

2013/7/25 7:38:24

案例四:朝鲜球坚蚧
  
  诊断
  即朝鲜毛球蚧,又名球坚蚧、杏毛球蚧。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梅花、海棠、桃花、樱类、红叶李、杏等观赏花木。雌成虫体近球形,直径0.4cm-0.5cm、高度0.3cm-0.4cm。初期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变硬,呈黑褐色至紫褐色,有光泽,表面具小刻点。若虫椭圆形,初孵为杏黄色,后变为淡褐色,背有数十条条纹,体被白色蜡粉,腹末有2条尾丝。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群集为害枝条。4-5月间,羽化的雄成虫与雌成虫交尾,受精雌虫体迅速膨大,渐变成球形。卵产于母体下,1雌虫可产卵1000多粒。5月下旬至6月上旬孵化出新若虫,分散为害枝叶,严重时造成全株枝干枯萎。
  
  处方
  ①保护好天敌,如黑缘红瓢虫。
  ②初冬或早春向树体喷洒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虫体。
  ③若虫活动期,用1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5%的蚧螨灵乳油4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交替喷洒。
  
  案例五:柑橘凤蝶
  
  诊断
  主要是其幼虫为害芸香科观赏植物,如佛手、玳玳、金橘、金豆、香橼、柠檬、胡椒木、芸香等。幼虫的特征是:初龄幼虫黑色,体多毛,2-4龄体暗褐色,具肉状突起和白色斜带纹。老熟幼虫全体绿色,体表光滑柔软,体长35cm-48cm;后胸背面两侧有蛇眼纹;第1腹节背面后缘有1条粗黑带,第4N6腹节两侧各有蓝黑色斜带纹1条,在背面相交;翻缩腺橙黄色。虫体挤碎后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卵较小,球形,直径1.2mm-1.4mm,淡黄色,单粒散产于嫩芽或嫩叶的边缘。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寄主枝条、叶柄及比较隐蔽的场所越冬,一般4-5月第一代成虫羽化,7-8月、9-10月第二、第三代成虫羽化,一只雌蝶可产卵5-48粒,卵期7-10天,幼虫3龄后食量很大,一条5龄幼虫一天能取食4-5片大叶,有时可将一株花木的大部分叶片吃得精光。
  
  处方
  ①抹除卵粒在4-10月的9-12点钟,经常检查芸香科花木植株的新梢和嫩叶背面边缘,如叶片边缘或嫩梢上有散生的乳黄色卵粒,应及时将其掐碎。
  ②捕杀虫、蛹经常检查植株的茎干、叶柄、盆面杂草和枯枝,及早捕杀藏匿的虫蛹。4-10月份检查盆栽柑橘类植株,若发现有幼虫为害,应及时将其捏死。
  ③药物防治若发现大面积幼虫啃食为害,可于3龄前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还可于3龄幼虫高峰期,用20%的灭幼脲I号悬浮剂1000倍液喷杀。
  
  案例六:天牛类
  
  诊断
  天牛类是观赏花木最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植株茎干,在植株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为害,使植株生长衰弱,易引起“风折”,有时会导致单株花木死亡。桃红颈天牛主要为害桃、樱、海棠、梅等蔷薇科花木,6-9月为成虫羽化期,一般低龄幼虫在韧皮部下,高龄幼虫在木质部内啃食,严重时红褐色粪屑可堆满树干基部。星天牛主要为害金橘类、榔榆、紫薇、海棠类、樱、桃、罗汉松、山茶、枫类、月季、蔷薇、木芙蓉等;5-6月为其成虫羽化盛期,常咬食寄主花木的嫩梢树皮作补充营养。桑天牛主要为害无花果、海棠、柑橘、榔榆等花木,6月下旬为其成虫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开始产卵:成虫产卵前喜食构树、桑等桑科植物新梢树皮、嫩叶和嫩芽的汁液,卵多产于干径1cm-3cm的1年生枝干上,先咬破树皮和木质部,成长方形伤口,然后产卵于内,每雌产卵约100粒,卵期约2周,初孵幼虫即可蛀入木质部,浙向内、向下蛀食,蛀道直,每隔一段距离向外咬一个排粪孔,它多为害高大、生长旺盛、分枝多的树木。
  
  处方
  ①在各种观赏花木周围,应尽量清除小构树等桑科植物,避免其成虫前来补充营养。
  ②春夏之交,经常检查红枫、鸡爪槭、羽毛枫、三角枫、红花槭等槭科花木,一旦发现嫩梢树皮被啃食,在其周围可找到多种天牛的成虫,及时将其杀死。
  ③利用天牛成虫大多不善飞翔的特点,在天牛羽化盛期进行人工捕杀;利用一些天生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
  ④对一些为害主干的天牛,在成虫羽化期到来前,于树干基部涂白,可有效防止成虫产卵。
  ⑤在天牛成虫期,在寄主主干上喷施威雷或敌杀死,可起到杀死成虫和忌避作用;在天牛幼虫期,用20%的菊杀乳油10倍液涂抹产卵槽;对钻入木质部的幼虫,可于排粪孔处插入毒签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