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

2013/7/14 11:53:45

1.满足生存环境的需求

环境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周围空间的各种自然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而绿化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园林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用植树绿化的方法来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是环境自然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提出了城市与自然共存的战略目标,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拟订的《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要取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筑与园林绿化的再统一。

还有许多国家提出“城市森林”、“生态林业”、“多功能林业”等观点。虽然提法不同,但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要发展园林绿化,大力种树、种草、种花,在城市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中,增加绿化因素。在我国一些绿化先进城市,已经推行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计划,有的正在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化计划。

2.满足防护的需求

植物有吸滞烟灰、粉尘的功能,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小气候,吸收噪声、减轻城市的喧哗等多种作用,为城市发挥着净化、防护作用。这些在前面已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园林绿化与国防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树木可以增加地貌的复杂性,增强隐蔽能力。园林绿化在自然灾害(如地震)中有疏散、防护作用。
森林既是“绿色银行”,又是“水库和粮仓”。它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绿化搞得好、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满足旅游事业的需求

人们对自然风光的认识,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演变。由原始人神化自然,到现代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然,这种对大自然的亲近,是形成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以后,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认识逐步深化了,它的功能不仅仅是造几个公园,建几块绿地,而是要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形成绿化系统,为人们提供接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

我们要相应地研究园林风景区的发展对策,积极开辟具有丰富活动内容的园林和距离市区较近的风景游览区,是满足现阶段人们消费水平、旅游需要的当务之急。发展近郊风景游览区的建设,不仅是贯彻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任务,也是适应今后相当时期内人们旅游需要的重要措施。

4.满足人们休闲的需求

园林绿化尤其是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和各种风景游览区等开放性的园林绿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整洁、幽静的休息环境,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后,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得到满意的休息。

还可以寓教育于文娱之中,在游览园林的同时,向人们介绍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传播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所获得的精神财富,启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在人民群众中提倡利用闲暇时间养花、种树,陶冶情操,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美学素养,利用园林这块美丽的天地,充实人们闲暇时间的生活内容。

5.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世界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行列,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届时老年人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

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产生深刻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场所是个大问题。积极扩大园林绿地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场所是非常必要的。1986年5月1日新开放的上海宣川公园,位于居住区内,面积不到2公顷,开放的第一个月,就售出月票4 000张,而绝大多数都是退休工人,充分说明了这种需要的迫切性。由此也促使我们在园林规划上要注意安排适合老年人需要的设施。

6.满足生活方式改变的需求

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个人、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生活活动形式和条件,由人们使用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为目的所决定的生活内容、生活结构和生活态度的总和。上海曾进行过一次业余时间结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居民表示在假日内愿意外出娱乐,许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时常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娱活动。

目前,业余养花、种树、养鸟、养鱼、练字、绘画等兴趣爱好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许多地方成立了与园林绿化事业有关的群众性组织。

另外,人们在日常礼仪、社交活动中送花篮、花束的愈来愈多,对花卉的要求愈来愈高了,这些都为园林行业中的花卉生产、供应、销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园林事业的兴旺发达创造了条件。

7.综合的社会效益

园林绿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效用也是十分显著的。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精神享受要求也更高了。休憩是社会心理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能仅仅理解为不生病”,休憩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一个环节。

如果城市中没有足够的休憩用地,居民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劳动力的再生产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城市经济效益。环境美了,居民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变化,在绿色的环境里人们感到心情舒畅。

“回到大自然去”,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种生态需求。园林绿地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它还能满足人们视觉调节的需求。在视野中有25%绿视率,能解除眼睛和心理疲劳,给人以安逸感,使人从紧张刺激中解放出来。优美的环境,有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绿色环境为人们提供许多积极效益,虽然不能用货币计算直接经济价值,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显著的,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