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粉病
1.分布与寄主
白粉病是草坪草常见病害,世界各国都有分布,常常发生在阴暗、潮湿、空气流通差的地区,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较重。
2.症状
病害发生初期,在叶片、叶鞘和枝条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体。病菌生长迅速,很快扩大并覆盖整个叶面,霉层变厚,呈灰色、淡褐色。发病后期其内生出许多黄色至黑褐色的小点,即白粉菌的闭囊壳。一般老叶受害比嫩叶严重。由于植物表面被白粉菌覆盖,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呼吸失调,引起窒息作用。植物表面出现褪绿斑,植物生长不良、凋萎,严重时植株枯萎和死亡,草坪不断稀疏,最终大片草坪被毁灭。
3.病原
病原菌是禾白粉菌。
4.发病规律
白粉病主要在春天和秋天发生。由于春秋季节,温度较低(15~22℃),是潮湿和多雾的季节,特别是在空气流通较差,阴暗的草地上,病害发展极为严重。氮肥过量施入可促使此病的发生。
5.防治方法
(1)栽培技术措施选用抗白粉病的耐阴品种与其他草种混播,以减轻危害。勿使草层过于密集,以保持通风透光,也可通过修剪附近的树木和灌木保持草地有良好的阳光照射和气流流通。合理施肥,不可过量施入氮肥。
冬季焚毁草坪上的枯枝落叶和病株残体,能有效消灭菌源,可以显著减轻危害。
(2)药剂防治措施历年发病较重的地区应在春季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以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三、炭疽病
1.分布与寄主
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叶部病害,几乎能发生在所有草坪草上,特别是对一年生早熟禾和匍匐剪股颖危害最严重。
2.症状
炭疽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在寒冷而湿润的条件下,引起植株茎基部腐烂,病害发生初期感病部位病斑呈水渍状,到了发病后期病斑变成黑色,当受害严重时,可引起植株的死亡。
在气候温暖的条件下,尤其是土壤比较干燥、草坪郁蔽、空气湿度大时,叶片非常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病斑初期呈黄色,后变成浅棕色,最后变成棕色。该病引起草坪呈现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大小可自几厘米至几十米之间。炭疽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在感病的枝条和茎上常常覆盖一层黑色的菌丝体,在死亡的叶片和茎上有许多小而黑的子实体突破叶和茎的表皮暴露在外,这一点是鉴定炭疽病最重要的指标。
3.病原
病原菌为禾炭疽刺盘孢菌。
4.发病规律
该病几乎在1年内大部分时间发生,但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在高温高湿气候带的夏季。
5.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枯草层,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
(2)科学的养护管理:适当、均匀施肥,避免在高温或干旱期间使用含量高的氮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在午后或晚上浇水,应深浇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疏松,适当修剪。
(3)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施百菌清、乙膦铝500~800倍液,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褐斑病
1.分布与寄主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草坪绿地、高尔夫球场果岭、球道及发球台。对许多草坪草造成危害,尤其以剪股颖、早熟禾等易感病。
2.症状
在冷季型草坪上,当草坪比较低矮,空气湿度大,天气温暖时,受立枯丝核菌侵染的草坪,开始出病斑,病斑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几厘米扩大到几十厘米,病斑周围产生黑紫色或灰褐色的呈烟环状的边缘。如果天气多云、潮湿的早晨这种烟环状可持续一天。如果天气干燥,出现微风,病菌停止活动,烟环消失。
在冷季型草坪上,草坪留茬较高,在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或高羊茅的草坪上,主要引起浅棕色的环状病斑,很少形成烟环状,病斑直径一般有15cm。在干燥的条件下,病斑可大到30cm。受害草坪常出现凹陷的症状,形成环形斑,又称蛙眼斑。立枯丝核菌引起叶片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从浅紫色到绿色,最后变成褐色,特别是在高羊茅上最常见。
3.病原
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
4.发病规律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冷季型草坪上,特别是在湿度很高,夜间温度在20℃以上,草坪受害极为严重。褐斑病可突然发生,是草坪病害中破坏性较大的一种病,往往与其他病混合侵染,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5.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保持草坪清洁卫生。
(2)加强草坪的科学养护管理:均衡施肥,科学灌水;改善草坪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修剪,夏季剪草不要过低。
(3)药剂防治。种子处理:对新建草坪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选用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粉锈宁、杀毒矾、灭霉灵、消菌灵等药剂。土壤处理:用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等进行。
对成坪草,在病菌开始侵染前用药,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3%井冈霉素水剂等。使用次数视病害发生情况而定。也可用灌根或泼浇法,控制发病中心。
五、早熟禾叶斑病
1.分布与寄主
本病是一类引起草坪禾草发生叶斑、叶枯、根腐和茎基腐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当环境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造成草坪早衰和秃斑。该病除危害早熟禾外,也能寄生马唐属和画眉草属等植物。
2.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小斑,病斑很快变为红褐色至紫黑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沿叶脉平行扩展,中央坏死,变为褐色,随后变成白色至橘黄色。发病后期,很多病斑连合形成较大的坏死斑。一般老叶比嫩叶更容易被侵染。当整个叶片或叶鞘受害时,维管束系统被环割,整个叶子或分蘖死亡。草坪变得稀疏,瘦弱早衰。
该病还可侵染植物的根、根状茎和冠,造成红褐色干腐,并逐渐变黑,病株叶部表现萎蔫、褪绿,最终变成褐色死亡。在凉爽潮湿或温暖干燥的时期,叶斑发生以后还可发生枯焦以及根、根状茎和冠部腐烂。
3.病原
本病由半知菌亚门的早熟禾德氏霉引起。
4.发病规律
阴雨或多雾的天气致使叶面长期保持水膜和湿润,午后或晚上灌水;草坪立地条件不良、严重遮阳、郁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等造成湿度过高;光照不足,N(氮)肥过多,P(磷)、K(钾)肥缺乏时,植株生长柔弱,抗病性降低;草坪管理粗放,修剪不及时,剪草过低,枯草层厚、病叶和修剪的残叶没及时清理等,都有助于菌量积累和加重病害流行。
5.防治方法
(1)加强科学养护管理适时播种,适度覆土,加强苗期管理以减少幼芽和幼苗发病。合理管理水肥,合理使用N肥,增加P、K肥。避免在早春和仲夏过度刺激草的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浇水应在早晨进行,灌深、灌透、减少灌水次数,避免草坪积水。及时修剪,保持植株适宜高度。
(2)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前残体和修剪的残叶,经常清理枯草层。
(3)化学防治药剂拌种:播种时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生长期喷药:草坪发病初期喷施25%敌力托乳油、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5%速保力可湿性粉剂等都有较好防效。用药量和喷药次数,可根据草高、植株密度以及发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