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马振波的国槐艺术

2013/8/16 7:56:58

3年前,河北省林科院的黄印冉就曾告诉记者,深州有个马振波,搞造型国槐是一绝。
  前些日子记者到了石家庄,特意约黄印冉一起去拜访他。路上,聊起马振波其人其圃,黄印冉说:“他很有个性,绝不做和普通农民一样的东西。”记者当时想:现在的国槐行情这么好,马振波这么多年一直主营国槐,只要培养出好树形,效益应该很可观,捣鼓造型国槐能有多大市场呢?记者禁不住有些担心。
  出了深州高速路口,见马振波已经等在那儿,我们寒暄几句直接奔向苗圃。马振波带我们来到的第一块苗圃面积不大,是家里的责任田。圃地里的花生还在开花,裸露的拱棚里瓜子黄杨碧绿碧绿的,长势喜人。让记者眼前一亮的还是田埂上的造型国槐,但见树干呈螺旋形盘绕而上,记者脑子里一下就闪出“龙盘柱”的画面,抬头再看,树冠上金枝金叶郁郁葱葱,自然下垂,赏心悦目。“这株算是较普通的,我这里还有两层冠的呢!”看到不断称奇的记者频频按下快门,马振波兴致很高,引着记者看他圃里更好的宝贝。
  一圈转下来,记者原来的担心彻底释然了,这些金枝盘龙槐虽然奇,但并不偏,符合大多数国人的欣赏趣味,其间不仅将国人对龙文化的崇拜融入其中,而且通过科学技艺确保了植株强健的体魄。“别看这块圃地不大,也算不上专业,但县里大大小小的现场会都拉到这里来开,领导来了有看头,同行来了有的学!”马振波言语中透着自豪。
  第二块苗圃地面积也不大,在村边,有围栏圈着。马振波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组合国槐,“现在市场上不是缺国槐大树吗?我的目标就是用这种靠接方法尽快培育出国槐大树来,我的组合国槐分支点都定在3米以上,这样培养出来的树才够雄壮!”
  从第一批树的长势和市场反映看,他的选择是对的。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当初缺乏经验及国槐小苗材料不充裕,选取的小苗整齐度差,加上编织靠接技术不够成熟,植物长势强弱不一,影响了整个植株的美观。马振波告诉记者,他新租下的那块苗圃地现在已经开始规模化生产这种产品,吸取了以前的经验和教训,新一代组合大树全部按标准化流程生产。
  在这块圃地里,马振波还领我们看了他的另一类得意作品———连理树,但见树干基部扭曲盘绕犹如南方的大榕树,给人一种古树特有的风韵。“只挑剩下这3株了,样子不够好,那些好的都被大老板们买走了。”
  在一株7米多高的国槐边,马振波比划着讲起了他的杰作创作史:“有一次看书提到连理树,我就想何不尝试着做一做呀,自然界鬼斧神工,我们学着来不就是了。”于是他把6株一组小国槐种一圈,经过多年的靠接让他们最终合体,下部形成形态各异的连理造型。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乐趣也是无穷的,左比划,右比较,怎么看上去更自然,怎么靠接树干更圆满,一干起来就着迷,常常忘了吃饭。
  艺术追求是无止境的,面对人们的称赞,马振波没有自满,只有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如果当初6株小树离得再远一些,景观效果应该会更好,更大气,犹如自然天成!”马振波不无遗憾地说。随后,记者又来到马振波的第三处苗圃,这里已不再是试验田,而是马振波要大干一场的规模化生产基地。经过这些年的摸索,马振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型的国槐造型技术,前期实验的产品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马振波要甩开膀子干了。
  “一直以来,我就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不能和普通苗农竞争,搞就搞附加值高、性价比高的特色产品,再难也要坚持!”据马振波介绍,村里原来还有一家搞组合国槐,有一年他圃地里的支撑钢圈被捡破烂的偷了,那人后来就没再干。“在这条道路上,你都不知道会遇上什么难题,技术上的、资金上的……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我坚持了下来,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被应用到公园、别墅……当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我已知足了。”
  马振波在安平县还有一块苗圃这次没能去看。据说那里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创意国槐造型,期待着下一次的实地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