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长在道旁,浇的水几乎马上就被晒干。”昨天上午8时30分左右,月湖公园蝉鸣阵阵,闫师傅正举着高压水枪给一株骄阳下的梅树“解渴”。周边植被贪婪地吮吸着人工甘露,水几乎是一沾地就下渗,足足浇了两分钟才“喝饱”。
水几乎是一沾地就下渗,一小块儿植被苗木足足浇了两分钟。
在景区的水泥小径旁,笔者看到本应郁郁葱葱的麦冬,在连日高温的炙烤下已经打蔫发黄。据了解,从上月20日开始,我市最高气温连续多日保持在35摄氏度以上,月湖景区的绿化养护也随之进入白热化状态。
来自安徽的闫师傅,平日里修剪、割草、打药,在月湖景区一干就是13年。“这是‘十大功劳’,那是‘三角枫’、还有‘石楠’、‘马尼拉草’、‘红花继木’......”闫师傅用水管喷头对着眼前的花花草草如数家珍般地向笔者作着介绍。
闫师傅说,连日来他和9名同事每天早晨5点就出工,在月湖边架6台水泵,直接抽取湖水浇灌苗木。景区综合养护科的曾金宇表示:“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浇入其中的水温,温度太高树根就会被烫死。按近期气温,早晨5点左右土壤温度适宜苗木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