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的一般性状 如何根治线虫的危害

2013/8/22 20:08:41

植物病原线虫多为不分节的乳白色透明线形体,雌雄异体,少数雌虫可发育为梨形或球形,线虫长一般不到1mm,宽约0.05~0.1mm。线虫虫体通常分为头部、颈部、腹部和尾部。头部的口腔内有吻针和轴针,用以刺穿植物并吮吸汁液(图2-27)。寄生线虫在土壤或植物组织中产卵,卵孵化后形成幼虫,幼虫侵入寄主危害。幼虫一生需蜕皮4次才能变成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卵,线虫完成生活史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需要一年,有的只需几天至几周。>>更多绿色尽在

最适宜线虫发育和孵化的温度为20~30℃,温度过高(40~50℃)时,线虫不活跃甚至死亡。土壤潮湿有利于线虫活动,但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线虫存活,所以田间土壤积水,能杀死大多数线虫。多种线虫病在沙壤中比在粘重土壤中发生严重,这是因为沙土通气良好,有利于线虫的生活和活动。

线虫主要靠种子、苗木作远距离传播,土壤灌溉水也可以传播线虫,病株残体中的线虫也可借风、机具等作一定距离的传播。线虫自身只能作短距离的主动运动,在传播病害上意义不大。不同类群的线虫有不同的寄生方式,有的寄生在植物体内,称为内寄生;有的线虫只以头部或吻针插入寄主体内吸取汁液,虫体在寄主体外,称为外寄生;也有的线虫先行外寄生,再行内寄生。

线虫除直接引起植物病害外,还能成为其他病原物的传播媒介。现已证明寄生线虫中有三个属都是病毒的传播者。如已发现一种美洲剑线虫能将马铃薯环斑病毒传给南美扁柏的根,但不表现症状。同时,因线虫危害常为其他根病的病原物开辟了侵入途径,甚至将病原物直接带入寄主组织内。例如香石竹萎蔫病是由一种假单孢杆菌和任何一种根线虫联合引起的,细菌是通过线虫造成的伤口侵入植物的。

>>更多绿色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