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话说植物繁育

2013/9/22 15:15:23

分株繁殖:牡丹分株可于秋分、寒露之间进行。如在生长期分株,常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一般4至5年生的牡丹才可分株,分株后3年才能恢复元气、正常开花。
  分株时,先将植株挖起。因根系较深,土坨要尽量大些。挖起后,晒一天,使根部失水变软,再去除枯枝朽根,用利刀顺势从根上劈下,注意不要将老根对半剖开,不要损伤根芽,分株后要对老枝进行修剪。若分株苗根茎上有3个芽,老枝可于离地15厘米处剪下;如有6个芽,可于离地8厘米处剪下。分株后伤口最好用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消毒,以免感染病害。
  栽植前,要先进行土壤消毒,防止害虫伤根。然后,盆底或坑底先铺一层基肥,基肥上加一层土,使之与根系隔离。将根系理直浅栽入土,根茎处与土壤齐平即可,覆土并踩实,浇透水,使泥土与根系接触密实。
  嫁接繁殖:牡丹嫁接繁殖时多以芍药根作砧木。每年9月,选取健康壮直、直径略细于成人小指的砧木,在太阳下稍晒或阴干1至2天,使其略干而较软,不易裂断。用利刀将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1厘米。接穗宜选择生长充实的牡丹顶芽,直径与砧木大致相等,长约6厘米,下端削成“V”形,与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二者形成层相接,如果两者粗细不一,只要一边对齐即可,让一侧形成层相接,然后扎紧、埋入土中,上覆土壤高约8厘米,将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后覆草,保护它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时,会发出新叶。
  养护管理: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其中,有三点要特别指出:第一,湿度对牡丹的生长影响很大,故水量供应必须适度,注意宁干勿湿;第二,植株必须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孕蕾开花。如果一直处于低温而不转入高温,或一直处于高温,都不能开花;第三,牡丹喜光,但不喜西晒。因此,种植牡丹要选择开放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场所。
  根据上述特性,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施肥问题。笔者的经验是:基肥要足,定植时施入堆肥、饼肥或粪肥,肥上要盖土;追肥要控制;春季新梢抽出时可追肥一次,肥料必须腐熟,不要过浓;夏季不追肥;施冬肥时要结合培土。
  苗期管理应注意雨后培土,勿使接口外露。如见砧木发芽,需将培土拨开,把砧芽彻底剔除。牡丹越冬要敷草防冻。3月天暖应即扫清敷草。地栽一般不需灌水,但夏秋季如遇干旱,则须注意浇水,同时株边上面要敷草,以减少土中水分蒸发。
  整形修剪:牡丹整枝宜选在定植的第二年春分开始,以后每年都要进行。每个株丛留枝条5至8根,每根留一个顶芽,其余所有从根茎上萌发的芽,全部摘除。如枝条较高,应将高出部分从侧芽上方剪去。土中抽出的新芽仍会续生,注意及时去除。花谚说:“芍药打头,牡丹修脚”,意即芍药要打侧蕾,牡丹要打脚芽。对于花蕾,凡一枝有数蕾者,只留顶蕾,侧蕾全部去除,开花才能大而美。
  牡丹花芽在每年花谢后开始孕育,八九月间形成小蕾。主枝顶芽如果不是花蕾,而是叶芽,应及时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牡丹花一般每朵开6至9天。初开的前3天,日放夜闭,此期间如遭日光直射或受风吹雨打,将缩短花期。反之,可延长花期。花谢以后,将花梗剪去,避免结籽,以保植株生长旺盛。 (曾闻)
  

扶郎花:播种分株繁殖法

对于扶郎花的繁殖,国内以播种和分株法为主,而国外多采用组织培养法。
  播种繁殖:由于扶郎花自花结实率较低,故需要留种的植株,最好在花期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其结实率。扶郎花的种子不耐久贮,当植株上的种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及时播种,否则极易丧失发芽能力。鉴于此,留种也要掌握好时间,一般扶郎花播种多为春播和秋播,春播在3月至5月,秋播以9月至10月为好。
  将种子播于浅口大盆或木箱内,播后喷足水,上面可覆盖报纸等物,避免阳光直射,然后将容器置于通风半阴处即可。在此期间要保持盆土湿润,在20℃气温下,10余天即可发芽。发芽后可逐渐加强光照,浇水不宜过多,以免小苗患病腐烂。当苗长至2至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分植于小盆或露地。两至三个月后,便可现蕾开花。
  播种繁殖的扶郎花,往往会产生变异,难以保持原有品种的特色,尤其是一些优良品种,不易获得纯正的后代。
  分株繁殖:若要保持母株品种的特色,则必须采用分株法或组织培养法来繁殖。分株繁殖可于每年3月至5月间进行。将用于分株的母株从盆中倒出或从露地挖起,然后根据其地下茎的分布情况,将母株分成若干小株,注意每株必须带有根须,否则不易成活。将分得的小株植于盆中或地上,做好遮阴和保湿。待植株成活后,略施淡肥助长即可。 (麦保红)
  

重瓣矮牵牛:扦插播种两相宜

重瓣矮牵牛宜用播种和扦插法繁殖,但由于其不易结实或实生苗不易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故采用扦插繁殖较多。
  扦插繁殖:早春开花后,剪去枝叶,取其再萌发出来的嫩枝进行扦插,在20℃至30℃条件下,15天至20天即可生根。苗小时应尽早定植,并注意勿使土球松散。此外,也可以在秋季扦插,但要注意冬季保温。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可选择春播和秋播。播种温度在20℃至24℃之间,4天至5天即可发芽。出苗后,温度宜保持在9℃至13℃,幼苗生长良好,待苗长出2片真叶以后移植一次,移植后35天左右再翻盆一次或定植即可。秋播苗要采取保温措施,冬季温度一般不能低于10℃。开花期不能缺水,否则,花少且不艳。 (余力)

君子兰:分株繁殖好处多

利用分株法繁殖君子兰,有助于保持名贵良种的母株特性,且生长快,一般3至4年即可开花,比种子育苗可提前1至2年,分株管理也较为方便,因此,常常被人们采用。
  植株基部四周,生出一棵棵小君子兰,繁殖力因品种和株龄而异,有的一株每年可长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芽。遗传性状较稳定,也有芽变现象出现,可利用这一现象培育出新品种。一般5至6年植株可进行分株繁殖。
  大花君子兰和名贵品种分株较少,一般一年生母株可分株10个。‘短叶和尚头’、‘中心一号’等品种分株也较少,需采取一定措施,例如在母株侧根部用刀削破一半或用大头针插在中间,刺激其再生能力,并经常注意给心叶浇水,抑制其生长。这样一株一年可繁殖3株至5株,个别可分出7株至9株。
  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最好选择春天2月至5月,秋天9月至11月进行,以幼株达到5至6片叶为宜。如果扒开培养土,即能看到着生于母株上的子株时,可不必倒盆取芽;如需倒盆取芽,最好结合春季换盆时一并进行。
  君子兰分株时,可用手掰取,也可用刀切取。用手掰取的母株易愈合,子株生根也快。具体方法是:一只手握住母株的假鳞茎,另一只手捏住子株基部轻轻掰下。如采用刀切法,则需用快刀将叶片带根从母株上切下,用维生素B12药液或干草木灰涂抹伤口,以增加细胞的再生能力,防止病菌感染。分离子株有的带根,有的不带根,这对其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影响不大。带根的子株应随即栽植在事先备好的花盆里,根部周围要埋入干净的河沙,茎叶用透明白色塑料袋套住,以减少叶片水分蒸发,盆内保持50%左右的含水量,将盆放在半阴处,20至30天后即可长出许多新根。分离子株不带根的,在切下后伤口都要用木炭粉或细草木灰涂抹一下,有防腐和防止伤流的作用,待伤口干燥后再用细沙将子株基部埋上,放在遮阴处。在20℃至25℃环境下催根,20天至30天伤口处形成愈合组织,产生不定根后,再移入盆内栽植即可。
  分株后的母株要加强养护,除在分株时切削的伤口处涂抹维生素B12药液或干木炭灰、草木灰外,还应在1个月内适当控制水分,增施肥料,促其恢复健壮生长。(李翠英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