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14m。树干光滑。叶近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全缘,叶色浅绿。花顶生,圆锥花序,长5-10cm;花冠白色或玫瑰色;花瓣6枚,卷皱,为小型两性花。果实为蒴果,褐色,椭圆球形,直径0.5-0.8cm。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分布
产于中国华东地区及广东、广西、四川、青海等省。生于林缘、溪边。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耐轻霜。喜排水良好和光照充足的土壤环境。
栽培
播种或扦插繁殖。于夏季用半硬质扦插;也可以用初冬硬质扦插繁殖。易受白粉病危害。
选择办木质化的小苗移植大田,定植前在穴里施足基肥。幼年树成长期每月施肥一次,并注意摘芽扶干。成株后每年施肥2次,花期施磷为主的复合肥,以利开花繁茂。冬季落叶休眠后修剪一次。剪去残留花枝,果枝,过密枝,病虫枝,并在基部四周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促使翌年生长,开花旺盛。病虫害少见。虫害有介壳虫等为害树枝,应及早不杀或喷乐果等农药防治。
1、地栽:在11月落叶后至第二年3月栽植。栽植时留主干高100~120厘米,剪去上部。待新的春梢生长后选留角度适宜的3~4个主枝,让其开花。
2、盆栽:用当年老枝插活的成苗进行盆栽是快速培养盆景的好方法。由于紫薇枝条柔软,盆栽的紫薇可适当进行攀扎。一般在春梢生长停止,枝条趋半木质化时进行盘扎和造形,用细棕绳牵引制成各种姿态的盆景。
用途
花色艳丽,树皮光滑,常剥落,秋叶美丽,颇具观赏性,适做庭院树,行道树。材质坚密,可作家具、细工及建筑用,也可作轻便铁枕木。花供药用,有败毒消瘀的功效。用于疟疾,鹤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