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伙镇花木俏销

2014/11/2 16:03:26


虽然不是绿化补栽的旺季,但江都区丁伙镇通往花木场的农路上却车水马龙,一车车标有“丁伙”标志的花木经由这些路拉往全国各地……



  这两年,随着 “丁伙龙柏”、“丁伙蜀桧”、“丁伙朴树”三个花木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授权,江都丁伙花木的主打品种开始打着“丁伙”这一地理标志正式走向全国。而在多年以前,由于道路不通畅,农民种植的花木运不出去、销路不好,农民差点就将花木当柴火烧。



  丁伙镇位于江都西北部,距市区约15公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量充沛,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这里老百姓自古就有栽花种树的习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丁伙镇就鼓励农民大面积发展花木事业,至九十年代末,丁伙的花木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全省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之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丁伙后,欣然题词:“中国花木名镇—丁伙”;朱镕基总理视察后也勉励全镇人民“多栽树、多栽摇钱树”!



  树多了、大了,问题也随之而来—路不畅,花木难以外销!为此当地农民颇有怨言。



  丁伙镇主要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深度调研后决定,自2000年起,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让丁伙的花木能顺利走出去。至2005年底,这一目标终于实现,全镇共建成通车农村公路106.1公里,其中县道35.9公里、乡村道70.2公里。



  随着一条条贯穿花木场的“致富路”建成,老百姓地头种的花木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曾经少人问津的花木场,很快便车水马龙,丁伙镇由此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



  镇里顺势成立了花木协会,由分管交通的副镇长兼会长,统筹协调农村公路建设和花木的生产、外销。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桂花生产区、竹类生产区、地被植物生产区、观赏花木生产区、彩叶花木生产区、盆景花卉生产区、枫树生产区和香樟类植物生产区共8大花木园区,有八百多个名特优品种走出农路销往华东、东北、华北、西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通达的农路将成片苗圃串联在一起,实现了丁伙花木的规模化、景观化、产业化。全镇总共6万多亩的耕地,却栽植了4.8万亩的苗木,全镇16个村、2个社区,村村都有苗木基地。2014年全镇花木销售预计近6亿元,真正实现了"村村都通致富路、家家都栽摇钱树"。”—在该镇双华村光辉路被评为“扬州最美乡村路”参评仪式上,副镇长、镇花木协会会长陈兆清如是说。



  农路的通达“绿”了江都,也“富”了江都,使其不仅成了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而且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强序列。截止2010年底,江都区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1598.7公里,全区263个行政村、65个居委会全部实现了等级公路“村村通”。



  目前,江都全区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花木场面积达21万余亩,有10万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和销售,2014年,全区花木产业预计将突破20亿元。借助花木这一城市名片,江都还顺势办起了“417江都花卉节”,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特钢生产加工、机电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五大支柱产业,邵伯镇渌洋湖生态旅游度假村、邵伯清水龙虾产业园、仙女镇现代花木产业园、小纪镇省级生态观光园、丁沟镇黄花葡萄园、樊川镇猕猴桃园等一些列生态游、农家乐也随农路的通达应运而生;金银细工、毛笔制作等传统技艺顺着农路走出全国,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农路”服务“大民生”,让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农路通,花木俏,在现代交通构建的农路风景中,江都,就像一片美丽的花木,展现出别样的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