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生活习性

2014/2/14 10:35:40

菩提树有许多别名:沙罗双树、阿摩洛珈、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与佛教渊源颇深。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
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其果实酸脆而微涩,回味甘甜,喜光喜温,最为奇特的是果实8—9月份成熟,却能在树上挂果保鲜到次年2—3月份,有祛疾除病,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之神奇功效
  菩提树属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高25-35m,树冠巨大,直径可达30m。树皮黄白色或灰色,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单叶互生,心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具叶柄,全缘波状,革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长尾状锐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侧脉8~10对。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
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果实:隐花果腋出双生,扁球形,表面散生多数紫色斑点,基部具有革质之苞片3 片。叶互生,滴水的叶尖乃该品种特征,是适应热带雨林而成,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以见到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

相关信息
  • 菩提树生活习性 2014-2-14
  • 胭脂木生活习性 2014-2-14
  • 土沉香生活习性 2014-2-14
  • 盆架子的生活习性 2014-2-14
  • 锦叶榄仁生活习性 2014-2-14
  • 凤凰木生活习性 2014-2-14
  • 大王椰生活习性 2014-2-14
  • 高山榕生活习性 2014-2-14
  • 天竺桂生活习性 2014-2-14
  • 鸡冠刺桐生活习性 2014-2-14
  • 南洋楹生活习性 2014-2-14
  • 黄槐树生活习性 2014-2-14
  • 秋枫的生活习性 2014-2-14
  • 晃伞枫生活习性 2014-2-14
  • 水翁生活习性 2014-2-14
  • 海南蒲桃生活习性 2014-2-14
  • 海南红豆生活习性 2014-2-14
  • 火焰木生活习性 2014-2-14
  • 小叶杜英生活习性 2014-2-14
  • 旅人蕉生活习性 2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