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蒲桃生活习性

2014/2/14 10:35:49

海南蒲桃又名子栋树、乌木、乌口树、乌贯木、乌墨、黑墨树,是桃金娘科蒲桃属。它适宜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生长。在我国的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区有栽培,是速生、丰产、优质的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主根深、抗风力强、耐火、耐旱、生长迅速、萌芽力强、持水力强等特点,树干通直,树冠优美、花朵清香、木材材质好,结构细致、有光泽、耐腐等优点,是优良的水源涵养林树种和绿化树种,又是造船、建筑、家具等重要用材树种。果可食。广泛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或改造、园林绿化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的营造上。
林地条件
  根据海南蒲桃喜光、耐旱瘠和高温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生物特性,造林地可广泛选择于酸性土壤或碱性土壤中,既可选择用材造林地,也可选择在需进行套种改造的针叶纯林、疏林地、残次阔叶林和灌木林地等生态功能等级差的生态公益林地带。
造林密度
  海南蒲桃人工造林宜造混交林,可根据培育目的的不同进行 设计。营造用材林时,海南蒲桃可与杉木或松类树种进行混植,混交比例为1∶2~3,也可采用与木荷、桃花心、红锥等阔叶树种进行混栽,混交比例1∶3~4;混交方式可进行行间混交或行带混交,并宜适当密植,株行距2~2.5米。营造生态公益林或风景林时,可与降香黄檀、小果香椿、木荷、岭南山竹子、潺槁木等混植,混交比例1∶4~5,混交方式宜为不规则配置的方法进行混交,株行距2.5~3米。在疏林、残次林、针叶纯林等生态公益林的改造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套种。
细致整地
  造林前,对造林地按2~3米的距离沿山地等高线进行平行铲带,并将带内的杂草、杂灌及其他草藤本植被等全部铲净,同时对带外的杂草、杂灌劈落,然后在铲好的带内按照株距要求进行打穴;对于套种补植,可直接在需要补植的地方进行劈开杂草、杂灌约1米×1米的位置。然后挖明穴,穴规格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挖穴时先将穴内心土挖起堆放在穴旁边,先行风化一段时间后再覆土。然后结合覆土工作施基肥,每穴应施的复合肥0.2~0.3千克与穴外四周肥表土打碎混匀后进行覆土。覆土时先在穴左、右、上三方各铲67厘米,将腐殖质和肥沃表土填入穴内,与基肥混匀,再覆已风化过的心土,覆土应高出穴面10厘米以上,覆土完成后穴呈反倾斜状。此外,覆土时应注意一边填土一边打碎土块,捡净石块、树根、草头等妨碍植树的杂物。
精心栽植
  选择良种壮苗:造林苗木一般要求选用良种所育的一年生营养袋容器苗或裸根苗,要求苗高5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茁壮的苗木。   裸根苗种植:一般在春季穴土湿透时的阴雨天进行。苗木造林前要适当剪去枝叶,对根系视情况适当修剪;栽植前用黄泥浆混少量磷肥和生根粉(如GGR-6)对苗木进行浆根保护,在穴中或偏靠穴内壁栽植,要求深栽、根舒、踩实、种直、不窝根、不反山,植后覆松土,要求在3月份前完成栽植。但并进行浆根(应用),选择阴雨天种植。种植时要求舒根、压实、适当深栽植。   营养袋苗种植:一般在春季进行。种植前将营养土淋透水,栽植时一手轻压营养土,一手将营养袋完全撕掉,在穴中或偏靠近穴壁栽植,深栽、压实(压时注意在营养土球边进行,不要压碎营养土球)、种直、保持营养土完整,然后覆适量松土。
科学管理
  在栽后3~4年视幼林生长情况连续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施肥抚育。具体方法是,根据林地的林相、草相等情况,每年上、下半年适时各进行一次抚育,将带内或穴四周(穴铲一般为穴四周1米×1米范围)杂草、杂灌用刀劈或用锄头铲干净,不压青,并将劈落或铲除的杂草培在幼树根部,并在幼树周边进行松土和培土。追肥则采用沟施法,对每株幼树追施复合肥0.1~0.2千克。

相关信息
  • 海南蒲桃生活习性 2014-2-14
  • 海南红豆生活习性 2014-2-14
  • 海南蒲桃 2008-6-12
  • 海南蒲桃栽培技术,如何种植海南蒲桃 2014-2-14
  • 海南蒲桃育苗技术 2014-2-14
  • 海南蒲桃的简介 2011-3-23
  • 海南蒲桃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胭脂木生活习性 2014-2-14
  • 土沉香生活习性 2014-2-14
  • 盆架子的生活习性 2014-2-14
  • 锦叶榄仁生活习性 2014-2-14
  • 凤凰木生活习性 2014-2-14
  • 大王椰生活习性 2014-2-14
  • 高山榕生活习性 2014-2-14
  • 天竺桂生活习性 2014-2-14
  • 鸡冠刺桐生活习性 2014-2-14
  • 南洋楹生活习性 2014-2-14
  • 黄槐树生活习性 2014-2-14
  • 秋枫的生活习性 2014-2-14
  • 晃伞枫生活习性 2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