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园博园的创新之处

2014/2/19 15:35:13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园林艺术精品展示会。在第八届重庆园博园(2011年9月-2012年5月)的景观设计中,运用了以上三种创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继古于今

中国传统山水画对造园的影响很大,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在重庆园博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学习中国山水画技法,对大型园林的营造手法进行了探索。传统中国山水画主要有横轴和立轴两种形式,横轴展现的是山水气势,立轴表现的是山水层次和空间序列。在重庆园博园设计中,以湖为景观核心,打造环湖的连绵的山水气势(图2),营造出“山山相对、山水相接、桥连山水”的画意。环湖景观带全长4千米,构建环湖六景——孤舟双事(图5)、花絮舟渡、寒亭水汀、濯花水榭、薄霜枫崖、银浪石矶,形成一幅连绵的、具有气势的山水画卷。山水也是多层次的,从湖的此岸到对岸,从水岸到山脚,从山腰到山峰,从此峰到彼峰。在岸边设台,在岸上设亭,在山脚设廊,在山腰设阁,在山峰设塔,取得了序列有致的良好效果。

触类旁通

展园是园博园的主要展览内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园的数量和效果—直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大多数游客参观的热点。以往园博园的展区一般都是分区式的面状分布,导致展园的布局容易产生游线组织不畅的问题。在重庆园博园的展园布置中,充分借鉴展览建筑单元线性组织的方式,采用带状布局,形成清晰的交通组织结构。同时’由于各地域、风格、类型的展园存在较大的区别,容易导致杂乱无章的问题,重庆园博园对展园的景观设计进行控制,学习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导则和城市设计的引导图则的做法,编制园博园展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一个展园控制体系,从多个角度对展园进行指标控制和设计引导。指标控制是强制性内容,是展园设计的依据,包括建筑密度、建筑方位、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限高、出入口方位、乔灌比、软硬质比等。设计引导是建议性内容,供展园设计参考,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硬质铺装、植物配置的效果引导。

推陈出新

由于园博会是展示中外园林精品的展会,园林的多样性是必然结果,但也容易导致风格各异、杂乱无章的问题。总结前几届园博园的情况,发现这个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诸如古典的塔和现代的桥风格冲突的现象。当然,要取得完全的风格一致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园博园设计的难题之一。所以,重庆园博园采用“大统一,小变化”(图7)的探索性思路,即核心区域的重要景点的风格必须统一,局部小景点可以变化。通过在整个园区的关键点设置古典风格的亭、台、楼、阁、塔、廊等园林建筑,既成为景观焦点和起到“点景”作用,又使园博园在整体上达到传统风格上的和谐与统一,取得了“博而不杂,多而不舌”的良好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这对中国的景观行业来说是令人振奋的,因为创造美丽的人居环境是景观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美丽,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一种不断超越的状态,需要用创新来实现。没有创新,中国的人居环境就是“千城一面”、“千路一面”、“千园一面”。所以,景观设计应当让创新成为常态、成为习惯、成为潜意识,让景观设计“常创常新”,让创新成为浪潮,推动学科和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更多美丽的环境,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