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茎干光滑无毛刺,上有明显叶痕,呈环纹状,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叶面滑细长,羽状复叶,亮绿色,长40~150cm。小叶及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小羽片披针形,长20~25cm,左右两侧不对称,叶轴中部有背隆起。花小,金黄色,花期3~4月。
茎干光滑无毛刺,上有明显叶痕,呈环纹状,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叶面滑细长,羽状复叶,亮绿色,长40~150cm。小叶及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小羽片披针形,长20~25cm,左右两侧不对称,叶轴中部有背隆起。花小,金黄色,花期3~4月。
市场背景
散尾葵的叶片在整个切叶领域里是主要的叶材之一,每年在市场上都供不应求, 冬季价格更是不菲。由于散尾葵的生产受地域和设备以及栽培技术的制约, 而且大多数种植者对散尾葵切叶生产的技术管理并不十分了解, 所以其质叶片的产量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商品管理
如果夏季价格低不采叶时, 可采取养苗措施, 尽量给予植株充足的阳光, 让它多分枝、枝干粗壮, 9 月份加强遮光、追施平衡肥( 有条件的最好淋肥) , 或每周叶面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 比例1∶1) , 浓度为1 000~1 500 倍液, 这样的产量、色泽以及总体质量都会提高。但要注意避免偏施氮肥,否则植株会徒长, 叶片弱小, 分蘖减少, 抗性降低, 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如果全年都采叶, 就要按生长要求, 对光、温、水、肥等给予充分的保证。有条件的最好安装喷灌设备, 更好地满足施肥、供水和喷药的要求, 还可在夏天时进行间歇地叶面喷水, 既保证根部所需水分, 又增加了湿度, 为散尾葵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使叶材达到光洁亮丽的优质标准, 同时又节约了人力, 提高了效率; 从而规范了管理, 为向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迈进, 打下良好基础。每年进入秋季前的1 个月, 在植株周围进行1 次松土,把提前堆沤好的腐熟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合肥一起施于土下, 同时清理杂草和枯枝黄叶, 这样就可以明显改善由于夏天雨水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 促进根系的生长和肥料的吸收。
作为切叶栽培的散尾葵, 连续采叶2 年后, 须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以及必要的设备维护。主要是遮光设备的维护, 因为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 遮光设备满足不了植株生长高度的要求, 在台风季节, 很容易把荫网弄破。其次是植株的复壮。因为主干明显的生长优势, 影响了侧芽的生长, 造成产量下降; 还有植株的不断分蘖, 使株型过大, 造成生长空间不够、光线不足、营养跟不上, 最终使叶片质量大幅下降。措施是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修剪和去劣存优, 主要是把过高、过大的主干在离土表30~40cm处锯掉, 将一些病枝、弱枝剪去;株型太大的可实行分株分丛, 留下6~10个健壮枝条重新种下, 培好土, 淋足定根水。这项工作可结合松土提前在7~8月进行, 这样就可保证在旺季到来时剪叶上市了。
园林用途
庭园观赏,抗二氧化硫。在热带地区的庭院中,多作观赏树栽种于草地、树荫、宅旁;北方地区主要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时间摆放观赏;在较阴暗的房间也可连续观赏4~6周。散尾葵生长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
散尾葵形态潇洒优美,性耐阴,在明亮的室内可长时间地陈设观赏,在较暗的环境也可连续摆放4-6周,是深受欢迎的高档观赏植物,冬季注意保暖。棕榈科丛生常绿热带灌木。叶羽状披针形,先端柔软。姿态优美婆娑,适宜室内摆放。枝条开张,枝叶细长而略下垂,株形婆娑优美,姿态潇洒自如,是著名的热带观叶植物。它较耐阴,适合于室内绿化装饰。一般中小盆可布置客厅、书房、卧室、会议室等,可供较长期观赏。在较阴暗的室内连续观赏1~2个月,仍可保持较好的观赏状态。大株种植于木桶,布置于大楼门厅、大堂等处,可体现热带凤光。属常绿灌木,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岛,喜温暖、多湿及半阴环境,耐寒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