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椒是各种果皮颜色不同的甜(辣)椒(柿子椒)的总称,均为茄科椒类属,能结甜味或辣味浆果的一个椒类亚种的最新育成品种。彩椒主要有红、黄、绿、紫四种。果大肉厚,甜中微辛,汁多甜脆,色泽诱人,可促进食欲,并能舒缓压力,可作为多种菜肴的配料,是一种高档蔬菜。
营养成分
维生素综合含量居蔬菜之首。
彩椒的营养成分丰富, 每100克彩椒所含的营养成份如下:
食部(%):83
碳水化合物(g):6.4
热量(Kcal):19
蛋白质(g):1.3
脂肪(g):0.2
维生素A(μg):132
膳食纤维(g):3.3
烟酸(μg):1.1
灰份(g):0.6
核黄素(mg):0.05
胡萝卜素(μg):794
钾(mg):278
硫胺素(mg):0.05
维生素E(mg):1.6
叶酸(μg):83.4
锌(mg):0.18
维生素C(mg):104
钙(mg):9
磷(mg):26
钠(mg):6.8
镁(mg):18
铁(mg):0.5
硒(μg):0.12
铜(mg):0.06
锰(mg):0.09
食用方法
可以生吃,食用前先对半切开,去蒂及去籽,洗净即可食用。如果要加热,最好用大火快炒,以保持口感清脆和营养成分。
煎Ricotta芝士配番茄彩椒
材料:Ricotta芝士、番茄、红黄彩椒、意大利黑醋
做法:
⒈芝士解冻后加入一汤匙面粉,鸡蛋黄一个,盐和胡椒少许,一起搅匀
⒉放入冰箱30分钟
⒊以橄榄油起镬,把芝士煎成金黄色
⒋把彩椒烧至外皮带焦,然后撕掉外皮切条
⒌番茄去皮切粒,加黑醋和少许糖,和彩椒搅匀
⒍把一块芝士铺底,放上番茄彩椒,再铺上一层芝士
⒎插上香草做装饰,浇上巧克力酱
彩椒生长规律及特点
彩椒壮苗标准。苗高25至30厘米;茎秆粗壮墩实;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单株 10至15片展开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具光泽;植株普遍进入现蕾期。苗床设置。苗床土营养要丰富,每立方米土中需加入成品有机肥50~80KG,磷酸二铵2KG,草木灰15~20KG,配以硼、钼等微量元素。播种前用50%多菌灵、菌敌或用50%甲基托布津按每平方米150至200克拌匀与苗床土一起过筛填入育苗床。根据温室大棚面积和彩椒品种数量确定苗床作畦多少,宽为1米,将处理的营养土均匀撒入畦面,一个品种为一畦。处理种子时要选择饱满充实、无病虫、色泽鲜亮的种子晾晒8~12小时后用1%高锰酸钾(或其它浸种液)浸种20~30分钟后,从而达到钝化病毒的目的,清洗干净后淋去种皮上的水分,装入湿布袋中置于25~30摄氏度下催芽。变温处理。
将已吸足水分的种子先置于25摄氏度下处理15~18小时,再置于30摄氏度下处理6~12小时,若种子已裂嘴开口,可降温至10摄氏度左右。采用撒播法,每10平方米苗床均匀撒播200克左右,播后用潮润细土覆盖1厘米左右,播后盖地膜保墒提温。在种子长芽出苗过程中,苗床温度应维持在白天25至30摄氏度,夜间15至18摄氏度,当种子大部分顶土出苗时揭下地膜,改为低拱棚防芽网覆盖薄膜。 其次要加强对育苗期的管理 温度控制。用遮阳网搭阴并适当放风,使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2~25摄氏度,夜间12~14摄氏度。覆土苗床出现龟裂应及时用湿润细土填缝,可起到苗床保墒,防止子叶 带帽 出土,有利于胚轴部位形成侧根,加粗生长。间苗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进行,淘汰弱苗和子叶不全及生长势弱的幼苗。第二次在第1片真叶展开按3×3厘米留苗。真叶期管理。彩椒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进入常规管理,苗床保持在白天25至30摄氏度,夜间14至18摄氏度,重点防止夜间温床温度过高引起徒长而不利于培育壮苗和花芽分化。分苗当至2至3片真叶时,幼苗生长旺盛,进入花芽分化的前期,如不及时分苗极易造成徒长,延迟花芽分化,分苗后保持温度和湿度,加速根系伤口愈合。因彩椒根系的再生能力差,分苗最好一次。春温室12月-次年1月育苗,2月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