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扦插育苗
菊花由于老株萌发产生的新枝生长和开花皆差,所以扦插重新进行育苗。为此,要创造插穗生长的理想环境,提高繁殖成活率。扦插基质要疏松、排水好的细沙、蛭石和珍珠岩等。特别是沙,价格低廉、排水效果也好,利于大量应用。而泥土由于排水不畅,易积水腐烂,故很少采用。制作插床时,一般在遮光75%的阴棚下。插床下层应垫铺粗砂,然后铺上细沙约15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便于操作。扦插时间一般在上盆种植前20~25天进行,剪取老株萌芽产生的新枝,如果是菊花摘心更新一次后生长出来的新枝扦插最好,这样对减轻品种的退化有积极作用。插穗以4~5片叶为适宜,剪除下部叶片留上部2片嫩叶。为促进插穗生根,提高成活率,加速繁殖,培育壮苗,采用促进生根的激素,高浓度快速浸沾处理,这种处理提高工效。常用性能稳定的萘乙酸1000~2000ppm和500倍液多菌灵,应用时将插穗基部浸沾后扦插,插入2厘米,然后保湿即可。2周后可逐渐加强光照,以促进生根加速,并能得到较矮壮的菊苗。在此期间,可向插穗喷0.1~0.2%尿素+磷酸二氢钾。
2 种植
寒菊以10月上旬至11月初种植为宜。基质为塘泥、腐熟棉籽壳、火烧土,比例为5:3:2,通透性强,营养丰富。口径20厘米盆,10月上旬种植2~3株,其摘心次数多;11月初种植摘心仅一次,一盆种植3~4株。植后遇阳光强烈遮荫2天,炼苗1天,第4天可完全掀开。
3 照灯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14小时长日照只进行营养生长,12小时以下光照时间进行花芽分化,故通过调节光照时间的长短就可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要达到春节开花种植后开始照灯到晚上10点,持续距春节75天左右即可。要延迟花期时,通过灯光加长光照时间,就可以达到目的。
4 摘心和立支柱
为控制菊花生长,促使多开花摘心工作十分重要。株高10厘米时就应进行摘心,第一次摘心留3~4片叶,侧芽长出依次进行,停止照灯时最后一次摘心。多头菊摘心2~3次,以增加枝数,使株丛矮化,开花繁多而整齐,并有抑制徒长和调节花期的作用。盆栽菊花的花木枝条脆弱,为防止倒伏,应在最后一次摘心时立支柱扎缚固定。
5 生长激素处理
盆栽菊花由于生长期长,如果管理不当,那会徒长,造成株高茎瘦,脱脚叶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喷多效唑对菊花矮化有明显的效果,叶面喷布80~160mg/kg,喷1~2次,于最后一次摘心后1周进行为宜。
6 水肥管理
定植后浇水要适时适量,气温高时宜在清晨,傍晚再补一次“叶水”,可将整个菊花和地面喷湿,但湿盆土,以防徒长。天冷时中午浇水,遇到阴雨天应侧盆倒水。施肥要适量,秋凉后10天施一次薄液肥。生长期以施用碳铵或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液肥,既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菊花枝叶繁茂,又能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花卉的抗性。进入发育阶段,每周适当根外追肥用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溶液,使叶浓绿鲜艳和有光泽,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提高花的质量。现蕾后逐渐增加浓度,花蕾开出二、三分时,停止施肥。施肥不要沾污菊叶,以防脚叶脱落,待天气转凉,菊株生长转入旺盛期,为防止生长过高,需控制浇水,施肥以抑制生长。
7 病虫害防治
菊花开得好与坏决定于整个栽培与管理,其中病虫害是威协菊花生长的大敌。菊花上发生的病虫害很多,相对危害寒菊较重的棉蚜、叶蝉、钻心虫、褐斑病等。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园地清洁,要及时除草、修剪病叶病枝,集中烧毁,注意保护瓢虫、草蛉、食蚜虻等天敌。发现蚜虫、钻心虫、药物防治可喷40%氧化乐果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济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防治病害可喷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