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小百科

2014/2/19 15:40:46


库拉索芦荟Aloevera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原产于非洲,在我国种植普遍。该属可能从美国传人,又名美国芦荟。

  【形态特征】库拉索芦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多在1米以下,茎短,叶排列成松散的莲座状;叶剑形,长30~50厘米,宽达8厘米,肉质,叶面凹,背凸起;叶基宽,包围于茎,向叶尖端逐渐变窄。叶面披白霜,呈灰绿色。叶斜向上生长,有的近直立。花序高50~70厘米,库拉索芦荟春天从叶腋抽出花葶,端生小花多朵。密集成穗状;花筒状,长约3厘米。植株基部常生小芽,可用于繁殖。家庭常见种植的尚有以下几种。

  1.木立芦荟(A.arboreseens)又名龙角芦荟。茎短,叶肉质,细剑形,长20~50厘米不等,宽2~4厘米,灰绿色;叶缘有明显的刺状齿。在日本家庭种植尤为普遍r常作药用和美容用品。

  2.中华芦荟(A.VSl*avanchinensis)又称唐芦荟。叶草绿色,长30厘米左右,较铺散;叶面有白色条斑,特别易生分蘖,常形成群生状,一些人认为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易发生黑斑病。

  3.海虎兰(A.delaetli)为一杂交种。叶短剑形,长30厘米,基部宽5厘米,叶面光而深绿,叶缘有短刺。是我国许多家庭常种的观叶植物,耐阴。

  4.翠花掌(A.variegata)又名什锦芦荟、千代田锦。茎极短而不明显,叶肉质,三角状剑形,长10厘米,宽3厘米,旋叠排列成3列。叶缘密生肉质刺。叶色深绿,具银白色斑纹,非常美丽。冬、春开花,花葶高30厘米,端生小花20~30朵,橙黄色至橙红色,是花叶俱美的家庭花卉。

5.不夜城锦(A.mitriformis)盆栽株高多在30厘米以下。叶肉质,三角状披针形,新叶叶缘有白色齿,在老叶中变成黄褐色,叶背有明显的齿状突起多个。叶美,更受人们欢迎。斑锦品种(不夜城锦)叶两面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条纹斑,甚至有时全叶变黄,但黄色越多越娇贵难养,也易于发生虫害。绿叶者甚为健壮。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中华芦荟既可用于观赏,又具有护肤药用功能。其叶肉可食用,可清理肠胃,治疗便秘及胃溃疡。遇烫伤,灼伤、小疮用叶肉贴敷,能很快治愈,并且留下疤痕较小。用带叶肉的表皮贴于手、脸面等处皮肤,有保湿润肤作用。其老叶效力强于新叶,缓慢长大的苗,效力比速生苗强。家庭养几盆上述芦荟,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生长习性】生性强健,喜温暖、光照,耐干旱,忌水湿,对土质要求不高。

【繁殖方法】分株或扦插。植株基部常生一些小芽,长根后可切下另种;无根的切下插于潮土中,土壤保持微潮,春、秋季20天左右可生根,土壤过湿极易引起腐烂。

【栽培管理】芦荟生性强健,栽培管理十分容易。盆土肥沃,盆土干时浇水,芦荟均能良好生长。如过分浇水,盆土常湿,易引起叶片脱落。长期干旱则无多大影响,只是植株生长缓慢。不怕干旱,但怕水湿。应于光下种植,植株才健壮。可耐o℃低温,冬季应存放室内光照处,如封闭的南侧阳台上。整个冬季不浇水或偶尔浇点水均可,但温度应在O。C以上。春、秋季应各追施1~3次有机肥,可将腐熟的饼肥粉或鸡粪埋于盆边,使养分随浇水下渗供植株吸收。植株长满盆时可更换新的培养土或更大的盆,也可结合换盆时分株。经过几年种植,植株将长得较高大,下部叶片老化、干枯、脱落,失去观赏价值。此时,可更新植株,将上半部美观部分切下,去掉下部几片叶,晾干伤口后,重新种于微潮土中。在春、秋季更新植株,约20天左右发根,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新株。重新扦插的植株,盆土不能用大水浇,水大扦插的部分极易烂掉,只需保持盆土微潮即可。芦荟通常不发生病虫害,在通风、光照良好的条件下均能健壮生长。

相关信息
  • 库拉索芦荟小百科 2014-2-19
  • 日本冷杉小百科 2014-2-19
  • 宝石花小百科 2014-2-19
  • 彩云小百科 2014-2-19
  • 龟甲竹小百科 2014-2-19
  • 攀枝花苏铁小百科 2014-2-19
  • 西兰花小百科 2014-2-19
  • 红花继木小百科 2014-2-19
  • 一品红小百科 2014-2-19
  • 绯牡丹小百科 2014-2-19
  • 滴水观音小百科 2014-2-19
  • 朱槿小百科 2014-2-19
  • 观音莲小百科 2014-2-19
  • 富贵竹小百科 2014-2-19
  • 白掌小百科 2014-2-19
  • 蓝花楹小百科 2014-2-19
  • 冷水花小百科 2014-2-19
  • 紫罗兰小百科 2014-2-19
  • 球根海棠小百科 2014-2-19
  • 珊瑚藤小百科 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