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也称忘忧草、谖草,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萱草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萱草又名“宜男草”,《风土记》云:“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称此名。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以后就把“董”作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像:萱辰(母亲的生日);萱亲(母亲的别称);萱草(借指母亲)。
董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漏斗形,浅黄色至橙黄色。常见的有黄花菜,也称金针菜,花黄色,花蕾或刚刚绽放的花朵煮熟晒干后可供食用。大花萱草,也称多倍体萱草,其花朵硕大,直径可达,I4cm~20cm,花色有黄、红、紫、粉以及复色等多种颜色。此外,还有植株矮小的金娃娃萱草等品种。
萱草适宜种植于庭院或作为花境植物,也可盆栽观赏布置阳台、露台等处,其叶细长秀美,还可作为切叶用于制作花艺作品,花也可以作为切花材料,瓶插观赏。需要指出的是,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有毒,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分在高温60℃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时,最好先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
此外,公路绿化带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的董草也不要食用,因为这些植物吸收了大量的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聚集在植物体内,如果人食用的话这些有害物质会转移到人体内,危害健康,而且随便摘取公共绿地的花朵据为私有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不值得提倡。
营草习性强健,栽培容易,虽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在半阴处也能生长良好,耐寒冷和干旱,也耐酷热,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中生长最好。其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干旱时注意浇水,生长期每2周—3周施一次肥。如果叶片发黄,可用500倍的硫酸亚铁(黑矾)溶液向植株喷洒。繁殖可在春季进行分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