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五彩缤纷的蝴蝶,像振翅欲飞的鸢鸟,像身着和服翩然起舞的歌舞伎,日本鸢尾的美已尽在不言中了。
日本鸢尾,从名字就可得知它的原产地。它是由玉蝉花(Irisensata)杂交的一个鸢尾类群。它在日本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日本著名的传统花卉之一,日本人常将这种生长在湖畔的美丽鸢尾称为“Hanashobu”,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大花玉蝉。
日本鸢尾叶片青翠似剑,花大而艳,色彩斑斓,花型优雅,在池塘、岸边一群群一簇簇地开放,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很是惹人怜爱。
日本鸢尾属于宿根挺水型水生花卉。叶片修长挺拔,有的品种还有金色的叶片,一个花葶生花2~4朵。花大,直径可达15厘米。在上海,花期5月中旬至7月。花色丰富,有红、白、紫、蓝等色。通过不断的杂交育种,目前已育出数百个品种。目前园艺学家多根据花瓣的层数,将日本鸢尾分为单瓣(3瓣)型、多瓣 (4~5瓣)型和重瓣(6瓣及以上)型三种类型(见照片)。
日本鸢尾性耐寒,喜湿润、光线良好的环境。宜栽植于酸性、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中。生长期要求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肥料。适宜园林观赏及花坛、花境布置,可栽植于阴湿的林缘、溪边、河畔、水池边,美化环境。
栽植日本鸢尾应选择光照好、地势低洼或浅水区的区域。我就是在花园朝南的开阔地挖了一个浅坑地栽的。先深翻土壤,加入腐熟有机肥,充分混合,2月种植。鸢尾宿根有大有小,可以用锋利的快刀切割,每块保留4~5个芽。伤口最好用多菌灵粉涂抹,放阴处晾干后就可以种植了。按照不同品种的大小控制好株行距,一般以30~40厘米为宜,栽植深度以土壤覆盖住植株根部为宜,然后灌水。一般3月底,日本鸢尾就开始萌动。栽植初期水尽量浅些,防止种苗漂浮,以利尽快扎根。生长期可用速效肥不断地追肥,一周2次,肥料配比从开始的以氮肥为主慢慢过渡到以磷钾肥为主。一般在5月初现蕾。土壤要保持湿润,特别是在多日晴好无雨时,一定要保持每天灌水。居家盆栽可用浅缸栽种,方式类似于种千屈菜,主要是光照要好,土壤要肥沃。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残杆,减少养分流失,追施复合肥,确保花后叶片生长,积累养分,膨大块根。秋季要特别注意防治地下蛴螬。它们会啃食鸢尾根部。冬季是日本鸢尾的休眠期,叶片枯萎后可以剪去枯叶。在南北方都可以室外越冬,不需要太多打理,但是在东北需要用树皮或稻草等覆盖。
日本鸢尾比较强健,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蜗牛、蛞蝓、蛴螬。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防治。蜗牛和蛴螬可用四聚乙醛(蓝药)和辛硫磷防治。
可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播种分春播和秋播两种,播种易产生变异,可用于选育品种。花友可以自由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很有机会获得新的品种,也是一大乐事。分株可在春季、秋季和花后进行。一般2~3年分栽一次。一定要选择在休眠期进行,即秋后入冬前和开春发芽前。分栽的宿根不能太小,否则当年就不一定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