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檀物:槐叶萍

2014/2/19 15:41:48

槐叶萍(SaMma natans),别名蜈蚣漂、水百脚,是槐叶萍科、槐叶萍属模式种,小型漂浮蕨类植物。它的茎细长横走于水面,偶尔匍匐在淤泥上,被褐色节状毛。三叶轮生 于节间,其中两叶为正常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呈长圆或椭圆形,草质全缘,形如槐口十,故得此名。叶片上面深绿色具突出的细毛,可防止叶片浸湿,下面密被棕 色茸毛,可有效利用水的表面张力使植株漂浮在水面。另外一叶特化为细裂的须根状,悬垂于水中,称沉水叶;又因具有根的作用所以也称假根。

槐叶萍在日本、越南、印度及欧洲均有分布,在我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北、东北各地的水田、沟塘和静水溪河内,往往集生成丛,遮蔽水面,属于水田常见杂草。 四川更为普遍,常与浮萍、紫萍、满江红、水鳖等水生植物混生为杂草群落。 槐叶萍可以通过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两种途径传播扩散,在夏季旺盛生长季节,槐叶萍的茎极易折断,断体会形成新的植株,并借水力漂流各地滋生蔓延。这是其繁 殖入侵的主要途径。另外,在秋末冬初时节,靠近沉水叶柄处会产生子囊果,子囊果成熟后脱离母体沉入水底,待翌年春天温度适宜之日寸,会有孢子囊散出浮到水 面,大小孢子萌发于孢子囊中,在短时间内经过精卵结合发育为胚,形成新个体。这是槐叶萍在寒冷地区越冬的主要途径。

槐叶萍喜温暖、水质肥沃的水田,无法生长在滨海盐碱地区。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0—35℃,10℃以下将停止生长,超过35℃或低于5℃都会导致发育不良。 相关学者研究表示,在适宜温度下轻度富营养化静水水体中,仅仅经过一个月的生长,槐叶萍的生物量就增加了227_7%,每公顷水面的植株鲜重可达20— 30吨,且繁殖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广布整片水域,降低水体温度影响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强硬的侵略态势。在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引种或收集水生植 物应用风险专家评估项目中,有57_14%的专家认为槐叶萍的风险等级高于B等,即“有一定风险”或“入侵风险高”。这些都充分显示槐叶萍有着不可小觑的 繁殖入侵能力。

在防除方面,宜在秋季孢子囊未产生之际或虽已产生但尚未脱离母体坠入水底之前进、将漂浮植株全部捞出,连年行之可逐渐减少其种群数量。药剂防除可用捕草净、苯达松、果尔等。

槐叶萍属(SaMnia)在全球共有大约10种,广布各大洲,其中以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为主,中国大陆仅分布有槐叶萍一种,在台湾地区还分布有人厌槐叶萍 (S rnolesta),也称速生槐叶萍或蜂巢槐时萍,因其种加词“mo!esta"在拉丁语中有“麻烦”之意而得名。槐叶萍与人厌槐叶萍的主要区别在于漂浮 叶表面细毛的着生方式不同,前者常为4根一束,后者则呈“打蛋器”状,而且后者株型和叶片比较大,漂浮叶有很多褶皱。

槐叶萍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在《州草药》、《福建中草药》中都有提及。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槐叶萍全草入药,晒干或鲜用皆可,性辛、寒,有清热解 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常捣烂外用或研粉敷于患处,用于治疗痈肿疔毒、淤血肿痛及烧烫伤等。槐叶萍也可作为农家养鸭的饲料,其茎叶柔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及灰 分,可直接饲喂。另外,在水族箱或园林水体景观中槐叶萍也已逐渐成为比较受欢迎的水草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点缀室内水族箱景观或三两成群漂在 清澈的池塘水面上,浮游极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