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沿黄及其支流沿岸是枣树生长最适宜区域,是我国制干枣的重要产区,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当地枣树管理技术上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红枣产量的发展。现探讨陕北枣树科学管理技术,以为生产实际提供参考。
1 土壤管理
科学的土壤管理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的数量和比例,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土壤养分的转化,促进枣树根系发育,保证红枣优质丰产。
1.1 秋耕
一般在采收以后结合秋收基肥进行,秋耕可松土保墒,有利于雨、雪水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铲除宿根性杂草及根系,减少养分消耗;还有利于消灭桃小食心虫等越冬害虫;还可将落叶翻进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此期深翻,伤根后容易愈合。
1.2 春耕
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进行,可保蓄土壤深层向上移动的水分,翻后要耙平,适当镇压保墒,春翻深度一般较秋耕浅,以减少根系损伤。在春季风大少雨地区,不宜进行春翻。
1.3 除草
杂草不及时除治,会对枣树造成严重的肥水竞争,不能满足枣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产量降低,病虫害加重。陕北枣区以人工除草为主,次数以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一年除草3~4次。枣树根浅,在生长季对枣园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可及时清除杂草,减少根系和杂草对水分和养分的争夺;疏松土壤,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加速养分转化,提高土壤肥力。
1.4 枣园间作
陕北枣园不宜种植根系发达,分布较深,耗水量较大的多年生牧草,可选择低杆型豆科植物,此种方法应在枣树密度较稀的枣园。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枣园生态环境,提高枣果产量和品质。
2 枣园施肥
枣树生长期短,从萌芽到落叶,其生命活动极为活跃。各器官对营养的争夺激烈,应针对每一时期营养分配的特点来进行。
2.1 秋季施肥
秋季施基肥,施厩肥、人畜粪便等农家肥料。将肥料均匀撒在根系分布范围,以深耕为宜,数量根据树体大小、土壤肥力状况施用。
2.2 萌芽前追肥
此时追肥,不仅可以促进萌芽,而且对花芽分化、开花坐果都非常有利。肥力以速效氮肥为主,成龄枣园每株施尿素0.5 kg为宜,时间以萌芽前10~15 d为宜。
2.3 花期追肥
此期枣花量大,开花时间长,消耗营养多,如果营养不足,可造成大量落花,减少坐果率,以叶面喷肥效果较好,初花期喷0.3%尿素液1次,盛花期喷0.3%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间隔8~10 d左右,选晴朗无风的早晨和傍晚进行;注意将肥料喷在叶片的背面,以利于气孔大量吸收。
2.4 幼果期追肥
幼果期追肥多在7月中旬进行,以磷肥为主,施少量氮肥,方法为树盘内撒播法,也可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是提高果实产量,增进品质的关键。
3 水分管理
枣树虽然比较抗旱,但生长季节如果水分不足容易造成减产,果实变小,品质下降,所以必须搞好水的管理工作。由于陕北大多属于丘陵枣园和旱塬枣园,灌水困难,主要抓好花期水和果实发育膨大期灌水。如果此期降雨量少,天气干旱,必须浇水,没有灌溉条件的枣园,应进行枣园喷水,尤其在花期遇干旱时,喷水可增加花粉周围空气湿度,提高坐果率。由于陕北枣园灌水一般较困难,因此要搞好枣园的贮水设施,注意雨水的截留和贮备,可以在枣园建蓄水池、蓄水窖等,利用地势截留雨水,以便在枣园需水期使用。主要是修筑水平沟、鱼鳞坑、反坡梯田等蓄水工程。覆盖地膜和中耕除草也是可行的节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