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木育苗技术

2014/2/19 10:56:40

1 种实采集与处理

由于重阳木根系发达,萌芽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因此,多用播种法进行繁殖。选取生长健壮、干形通直、树冠浓郁、无病虫害、结实多年、果实饱满、处于壮龄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重阳木果实于11月成熟,在果实显红褐色后采收。果实采下后,用水浸泡6 h以上,然后搓烂果皮,淘洗出种子,晾干后用布袋装于室内贮藏或在室外用河沙层积贮藏。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催芽

2月,将种子置于45 ℃左右的温水桶内,浸泡6 h以上,取出,用河沙湿藏,覆盖薄膜催芽。

2.2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开阔、阳光充足、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值4.5~7.0、排水好、便于运输的地块作苗圃地。

2.3 苗圃整地

苗圃整地一般在育苗的上年冬进行。要求对苗圃地进行深翻过冬使土壤冬化,消灭杂草和病虫。次年2—3月再进行翻地,并除净杂物,做床。苗床按南北向,深挖碎土,床面宽1.2 m,高30 cm,步道宽0.5 m,长7~10 m。在苗床上薄撒一层钙镁磷肥750 kg/hm2或者腐熟牲畜肥3 750 kg/hm2。

2.4 播种

一般采用大田条播育苗。3月中旬,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对苗床消毒,当种子胚根长到1 cm时,开始播种。播种时,断去部分胚根,按行距20 cm、株距9 cm进行条播,播种量为30.0~37.5 kg/hm2。播后盖0.5 cm厚的细土,淋透水,并搭建2 m高的90%遮阳棚,以保证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

2.5 间苗、移苗

播种后 20~30 d幼苗开始出土,发芽率70%左右。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间苗在阴雨天进行为好,要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保证充分光照,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苗高长到8 cm左右时(5月)即可移苗种植。移苗株行距20 cm×50 cm,在阴天和无风天进行。

3 苗木管理

3.1 松土除草

苗木移植后,要保持苗圃整洁干净,苗床和苗圃周围无杂草,根系生长完整,就要适当松土除草。

3.2 水肥管理

肥料施用原则:以有机肥为主,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有机肥(农家肥)无论采用何种原料(包括人畜禽粪、秸秆、杂草、泥炭土等)作堆肥,必须高温发酵(腐熟),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所有肥料,尤其是含氮的肥料,不应对环境和作物(营养、食味、品质和植物抗性)产生不良后果。

水分管理:要保持苗床湿润,但不能过湿;苗木根系长出以后,注重保持空气湿度,苗圃地要保证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肥料管理:苗木栽植后1个月,可淋氮水肥,将含纯氮46%的尿素配成0.5%的浓度浇行中间。以后每月浇1次,浓度可适当提高。10月,淋1%复合肥(15-15-15)或者0.2%磷酸二氢钾(即50 kg水加0.1 kg,或将喷雾器注满水加32 g肥料),以增强苗木木质化。

3.3 病虫害防治

重阳木苗木培育期间,主要虫害是重阳木斑蛾,主要病害是茎腐病,4—6月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苗木猝倒病或茎腐病。预防措施:一是苗圃地选择在地势高的地方,防止积水,同时要挖好排水沟。二是提早播种,施足基肥,使苗木生长健壮,尽快达到木质化程度。三是搭棚遮荫,避免强光曝晒。四是出现病害后应将病株除掉,并间隔7~10 d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间隔喷雾防治,连续2次。除草、遮阳、控制湿度、营造通风的环境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

4 苗木出圃

重阳木苗木生长快,一般苗木培养1年,苗高达到1.0 m以上即可出圃。1级苗地径1 cm、苗高1.5 m以上;2级苗地径0.8 cm,苗高1.2 m以上;3级苗地径0.6 cm,苗高1.0 m以上。

苗木出圃原则上在苗木休眠期进行,若芽苞开放后起苗,会降低成活率。苗木出圃前,要做好炼苗工作,9月以后要撤除遮阳网,适当减少苗床水分。起苗时选无病虫害、有顶芽的小苗,用锄头将苗取出,注意保护根系,一般保留根长12~15 cm。修根后放入50 mg/kg ABT生根粉黄心土溶液中浆根,后用稻草包好根部。最好是当天起苗当天种植完,若不能及时种植,可散置于通风遮光处,忌堆放和阳光直射,置放时间不能超过 3 d。需要运输的苗木必须保护好苗木根部和苗干,避免磨擦破皮或断根。长途运输要保证苗木透气,并保持苗木正常所需的水分,定时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