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

2014/2/19 10:56:42

山杏是干旱地区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经济价值较高的先锋树种。山杏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深入地下,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能在其他一些树种不易生长的荒山荒坡上生长。山杏可以嫁接,不但能早结果,多结果,还可以把苦杏仁改为甜杏仁嫁接。仁用杏用山杏的实生苗作砧木嫁接而成。现将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 沙藏种子

杏核种壳较硬,吸水困难,不经沙藏处理,发芽迟,出苗不整齐。选择地势高燥、背风、阴凉、排水良好地块挖坑或沟,深1 m,宽1.0~1.5 m,沟长依种子量而定。沙藏前一天将杏核种子洗净浸泡,在坑底垫10 cm厚的湿沙,沙的湿度以用手握即成团为宜。在沙上铺1层种子。这样相互层积起来,直到离地面25 cm时,其上再盖10 cm的湿沙,沙上用土堆成屋脊状,以防漏水。在沙藏期间要经常检查鼠害及沙的湿度,发现干燥时及时加水,沙藏后期要翻动沙子2次。

2 催芽与播种

到播种前20 d,将种子取出,放在背风向阳处晾晒,保持湿度,每隔3~5 d翻1次。当有50%的种壳裂开即可播种。土壤解冻后尽量早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和穴播。按宽行40 cm、窄行20 cm开沟撒播。沟深10 cm,沟内撒播后覆土填压。山杏核播种量300~375 kg/hm2。

3 砧木苗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前不要大量灌水。苗出齐后,移苗补植。苗2~4片叶时喷硫酸亚铁200倍液,防治立枯病。苗高10 cm时定苗。留苗12万~15万株/hm2。苗高30 cm时摘心,促苗加粗生长。同时将距地面10 cm以内的分枝剪掉,以利嫁接。

4 接穗准备

优质的仁用杏品种主要有龙王帽(又名大杏扁、大王帽)、一窝峰(又名次扁、小龙王帽)、白玉扁(又名大白扁)、优一等。选择抗性强、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选择树冠中上部生长旺盛、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作接穗。夏季芽接所用接穗最好是随用随采,采后留2 cm长的叶柄将叶片剪掉,放在湿草袋中;春季嫁接所用接穗,在冬季或早春树木休眠期采,然后立即蘸蜡或沙藏在窖内,温度控制在1~2 ℃。到嫁接前1~2 d将接穗下端剪成马蹄形,捆成小捆,立即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昼夜,也可用0.5%的食糖浸泡24 h,有利成活。

5 嫁接

常用的嫁接工具有手据、修枝剪、芽接刀、小镰刀、小火桶、竹签、小木楔、塑料条、石蜡等物品。以从嫁接至成活所需的时间最短、成活率最高为嫁接适期。一般以砧木开始萌动、而接穗尚在休眠状态下进行为好。由于此期砧木生理活动旺盛,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又比较高,嫁接后砧木能不断供应愈合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能很快形成愈合组织。嫁接成活率高,若在气温、土温都比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嫁接,砧木活动微弱,伤口不能迅速分生愈合组织、接穗也因温度低,不能很快活动,接口愈合慢,天气干旱接穗干枯造成死亡。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2类,枝接常用的方法有劈接、插皮接、腹接、搭接(舌接),芽接法有“丁”字形芽接、带木质芽接和嵌芽接。芽接时为利于砧木离皮,在嫁接前7 d对砧木苗进行灌水。仁用杏嫁接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个嫁接技术环节。不论采取哪一种嫁接方法,只要有严谨的态度、科学的嫁接方法,再加上高质量的砧木和接穗,把握好嫁接时期,同时做好仁用杏嫁接苗的后期管理,仁用杏嫁接定会成功的,一定会发挥其特有的经济价值。

5.1 劈接

劈接适用于在中等粗度的砧木上进行,一般在砧木不离皮时进行。主要是萌芽前后进行。萌芽后树液开始流动,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方法是选择二至三年生以上的砧木苗,距地面5~10 cm处,从较光滑处锯断,用刀将锯口削平,由横断面中间用劈接刀劈开,然后选一段带有2~3个芽的接穗,在距下部芽1 cm处下刀,两侧各削一长3~4 cm的长削面。削面外侧厚里侧薄。削好后将接穗厚面向外,薄面向里,插入砧木接口,使接穗形成层和砧木形成层对齐。在地面劈接时,将接合部位用塑料条绑紧扎严即可。

5.2 搭接(舌接)

第2年春季多采用芽接后嵌芽接法(搭接)。对较细的砧木,在不离皮时或刚离皮时应用。将接穗和砧木各削一马蹄形的斜长削面,各在削面的1/3处纵切1刀,深1 cm左右,嫁接时用手将削面贴在一起,砧木和接穗一侧的形成层对齐即可,接好后,用塑料条将接口绑紧扎实。

5.3 腹接

腹接在萌芽后4—5月进行。把接穗削成大面长4 cm左右、小面长2 cm左右,一面宽一面窄的斜面,在砧木距地面5~10 cm处用剪子剪30°的剪口,用手掰开插入接穗,使形成层对齐,绑紧扎实。成活后15 d剪除砧木。

5.4 “丁”字形芽接

夏季仁用杏的嫁接采用“丁”字形芽接的方式。一般以7月上旬为好,过晚砧木和接穗不易起皮,成活率低。适用于当年幼嫩的砧木上进行嫁接。一般在7—8月进行。在砧木距地面5 cm处,选平直光滑处,横竖各切1刀,使切口呈“丁”字形,然后用芽接刀尾部的骨片将切口皮层剥离,以便插入芽片。将切好的芽片插入“丁”字形切口中,使芽的上部与砧木“丁”字形横切口对紧,然后用塑料条扎严。

5.5 嵌芽接

在距地面5 cm处,用刀呈30°角由浅入深向下斜切1刀,切口长3~4 cm,深度不超过砧木直径的1/3。然后在切口的下端斜切1刀,取下削掉的部分,露出舌头状切口,以待嫁接。然后在接穗上选一饱满芽,在芽的上方1 cm处用刀呈30°角由浅入深向下切削,深度为接穗直径的1/3,再在芽的下方0.5 cm处斜向下切削1刀,取下带木质的盾形芽片,将削好的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使接芽与砧木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捆紧扎严。

5.6 带木质芽接

杏树皮薄,芽片软,“丁”字形芽接取芽片易丢下芽的维管束,成活率低。采用带木质部芽接,芽的疏导组织不受损坏,可提高成活率。削取芽片时在接穗下方1.5 cm处下刀,向上推削,然后在芽的上方0.5 cm处横切1刀,取下带木质部的芽片。嫁接时将带木质的芽直接插入“丁”字形切口中。

6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0~20 d检查成活率,已成活的可立即解除绑缚物,以防后期加粗生长造成缢痕。到第2年春季萌芽前,在接芽上方0.5 cm处将砧木剪除。接芽萌发后,将萌蘖及其他萌芽全部剔除(一般抹芽3~5次),对未接活的可采取带木质芽接后嵌芽接法进行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