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分进行剪截或剪除的行为。影响植物成活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水分、土壤等各种环境因子,而合理必要的修剪也是为了保证植物能够迅速成活的一项关键措施。苗木从成活到成型,恢复生长到自身修剪前的姿态,用时短则2-3年,长则3-5年。传统的修剪模式,可使植物被修剪得“面目全非”:椭圆形成了三角形,球形成了梯形……,结果是苗木的基本结构被更改,毫无层次可言,虽说保证了植物的成活率,却大大影响了植物的观赏效果。
对于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建设者来说,施工的技艺是关键的要素,而植物修剪则是重中之重。下面就以“内膛掏穿”的意义以及具体运用的步骤来展开论述。
“内膛掏穿”运用的意义
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新建园林绿化工程的苗木材料,由于受到起挖、运输。搬运等工序的影响,植物个体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根据“植物水分再平衡”原理,既然移植苗木的根系受到损伤,那么必要的疏枝剪叶措施必不可少:按照“调控树体结构”的修剪原则,首先施工者要对受到损伤的茎、枝、叶进行摘除修剪处理,然后再运用“内膛掏穿”的新技艺对植物个体进行有序修剪,以保证植物通风透光、平衡树势、促使衰老树的更新复壮,并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移植的苗木若不修剪,势必影响成活,而乱修剪或“瞎修剪”,一剪下去,植物的“冠幅”被剪小了,本来可以达到的规格要求,却达不到了,工程上有“偷工减料”之嫌,以致影响最后的验收。“内膛掏穿”的新技艺,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工程各项强制性的建设标准,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竣工的验收质量。
景观可以迅速成型运用“内膛掏穿”的技艺,达到树形整合优化的目的。运用植物各项修剪技术,有理、有节地对植物进行有序修剪,以保证调节植物枝干方向、创造树木的艺术造型。因为此技艺保留了植物最大冠幅所能舒展的枝条和膛内骨架枝条,植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和生长,形成优美的树体,从而达到景观可以迅速成型的绿化效果。
“内膛掏穿”新技艺运用的步骤
确定植物能保留可以舒展的最大冠幅枝条将植物45。撑起,并使植株枝条处于自然展开的状态。确定可以保留的最大冠幅所能舒展的主枝条,做好标记并保留。适当修除主枝条向冠径内幅生长的分枝条,冠幅枝条与冠内骨干枝条则构成植物的骨架枝条。
修除内向枝条和病弱枝条植物未修剪时,冠幅内的枝条非常紧密,长期不通风透光,冠内有些枝条纤细、徒长,甚至枯死。施工时,应先修除向冠幅内生长的内向枝以及病、弱、枯枝。
选择修除同向枝条和交叉枝条修除植物内膛内向枝以及病弱枝以后,找出植物的同向枝条和交叉枝条,进行选择性的修除。修剪时须知:两根枝条同向或交叉,剪其一根,则不会同向或交叉。分析同向枝条和交叉枝条的长势情况,选择保留长势好且利于植物树形恢复的枝条,修除另一根。
通用修除法修除其他枝条组成植物冠幅枝条的类型有很多,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杂乱无章”。要想植物冠幅达到真正的通透,还要对植物冠幅内的平行枝、叠生枝、反向枝、对生枝、直立枝、轮生枝、丫权枝、下垂枝、徒长枝进行筛选修除。所谓筛选修除,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保留、有所去除地进行修剪。如果冠内骨干枝条或二、三级分枝条全部被修剪,则势必造成冠幅内“一片空白”。
保证植物形态,灵活地进行必要缩剪植物内膛紧密生长的枝条在按以上顺序修除后,则会自然地空透。植物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形成植物的顶端优势。在不影响树形优美姿态的情况下,对剩余枝条进行灵活必要的缩剪抹端,以保证植物最佳树势。
运用“内膛掏穿”新技艺的植物种植工程,苗木一旦成活,植物个体则“势如破竹”般,在最短时间内抽枝发芽,恢复和生长出个体最优美的体态,最大程度上及时参与到植物群体中来共同发挥整体功能。该工艺不仅能使绿化工程迅速成型,而且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真正意义上达到绿化工程的快、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