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芽接实用技术

2014/2/19 10:57:42

柿树嫁接一般在两个时期进行:一是春季芽接,于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进行;二是在柿树开花期,即芒种前后进行。这两个时期的芽接都是利用黑枣(君迁子)一年生枝条中下部未萌发的饱满芽,嫁接的方法主要有“T”字形芽接、带木质芽腹接和方块形芽接三种。

1.“T” 字形芽接法:先在芽上0.8~1厘米的地方横切一刀,宽度约占接穗圆周的一半以上,深达木质部;再在芽的下部1.5厘米左右处斜向上由浅渐深削进接穗木质部横切口的地方,削下呈“盾”形的芽片。芽片的大小根据砧木的粗度而定,一般芽片长2~2.5厘米、宽0.5厘米,过小、过大都不好。芽片过小,其本身含有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少,不足以维持接芽愈合之前的生命;同时,还会因芽片和砧木接触面过小,导致接口不易愈合。若接芽过大,则要求的砧木也粗,砧木上的切口也要加大,无形中就加大了嫁接的难度。“T”字形芽接取芽片时,以不带木质部为好,但剥芽子时一定要防止芽片内的生长点(芽眼儿内的小木锥)拐在芽片的木质上。倘若接芽不易剥离,也可以带较薄的木质部。放芽片时,一定要使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对齐密接,然后用塑料条绑严,使芽片上的芽和叶柄露出。

2. 带木质嵌芽接法:与“T”字形芽接操作的方法基本一致。稍有不同的是取芽片时,芽上的横切刀变成了向下斜切刀,深至木质部内(不超过直径的1/3);芽下的斜切刀与“T”字形芽接一样,只是刀口略深些,使芽下的刀口和芽上的刀口相接,这样,一个略带木质部的、有大小不同两个削面的腹接芽片就削成了。同样,再在砧木比较光滑、平直处,用取芽片的办法,削下与芽片大小一样的皮块,使砧木形成一个与芽片大小大体一样的切口。最后将削好的芽片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刀口,用塑料条捆严接口,露出接芽,带叶柄的露出叶柄。这样,带木质嵌芽接也就完成了。

3.方块形芽接法:这种接法又叫“贴皮接”,是柿树芽接中常用的嫁接法。因为方块芽接法的接芽的芽片比较大,与砧木形成层接触面也大,加上芽片的大部分不与刀片接触(剥下的),所以用此法嫁接柿树成活率要比“T”字形芽接法高。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选好的接芽四周各切一刀,使接芽成为长、宽各1.5厘米左右的方形芽块(如接穗较粗,芽块可大些);然后在砧木适合芽接的部位,按芽片大小,于上、下及两侧各切一刀,使刀口的大小与接芽尽量相等;再从侧面的切口剥开皮层,像敞开的单扇门,紧接着取下接芽,将刀口对齐迅速贴在敞开的接口中;最后撕去部分砧木皮,在不盖接芽的原则下,把剩下的砧皮盖住芽片的一边,用塑料条绑严。芽接后15天左右,凡芽和芽片看着新鲜、用手轻轻触动接芽上的叶柄即脱落者,证明已接活;如芽和芽片干枯变黑、触动叶柄干枯不掉者就没有成活。确认已嫁接成活的苗木,就可以把绑缚的塑料条解除,以免影响接口和接芽发育及苗木增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