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柏的营林技术

2014/2/19 10:58:02

营林技术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做好事前的计划和规划,所以要根据福建柏的生长特点,以及总体的生态环境做一个完整的事前规划。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树种。营林技术主要是对各种树木种植的位置进行技术分析,正常情况下,山下田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地段,立地条件较好,营造福建柏、木荷混交林带都比较好,这样既可以隔离火源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因为福建柏的存活率比较高,生长能力也比较强,在海拔800m以下的位置,造林的成活率比较高,每年平均生长率也很高。在南方丘陵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和杉木混交种植可以保护这里的土壤质量,还能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并且混交林会比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的生长量提高很多,杉木混交林10年时单株材积比杉木纯林增加了40%;混交林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生长的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峰值也比较大,迅速生长持续的时间长。

在某些马尾松低产林的空隙中间补种上福建柏,福建柏会生长的比较快,自身的更新能力也会特别强,能和稀疏林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比马尾松纯林好,还能大大的提高生产力。福建柏与木荷进行混交的话,它们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彼此的营养空间,并以此改善土质,他们的关系处于比较协调的状态。但是在大约2350株/hm2的密度下,混交林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一些,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到高温季节的时候,混交林内的气温要比纯福建柏的气温低 0.8℃,但是湿度会比纯福建柏的湿度提高7.1%。因为17年的檫树产量比较低,经过强度间伐后,掺上福建柏形成混交林,10年时,与檫树混交种植的福建柏比同龄纯林中的福建柏平均树高和胸径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福建柏和檫树混交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福建柏比较适合生长在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在海拔580~1500m处的中山、中低山上,温度略微凉一些,云雾较多的气候,土壤比较肥沃的地方。若在斜面的坡地,福建柏会随着坡面倾斜度的增大而越来越差,但是在缓坡地段、山的下部生长的比较好,对立地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分析福建柏12年生的生长量,结果表明:这个时候还没有达到成熟年龄。

福建柏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林期的时候福建柏的胸径长的比较缓慢;速生期的时候树高和胸径长的都比较迅速;到杆材期的时候材积的生长量会迅速增加,出现高峰;近成熟阶段,福建柏的平均生长速度都比较平缓,但都比较接近最大值。利用合理的营林技术,使福建柏和其他树种混交,都会大大提高生长量,同时还能有利于保护土地,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