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球柏盆景的创作

2014/2/19 10:58:04

球柏,为柏科木本植物,自然生长成球形,青翠喜人,是很好的盆栽观赏植物。其常见观赏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任其自然生长,形成丰满的球形,可盆栽,亦可作为园林点缀植物,观赏效果显著;二是经过艺术造型,成为盆景艺术作品,观赏价值较高。这里我结合微型球柏盆景的创作,谈谈其制作技艺。

■选材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球柏植株作为创作材料,由于株丛较小,所以选材时应当挑选枝条较密的植株(图1)。同时准备好创作所需的各种粗细不等的铅丝和创作工具(图2)。

■蟠扎主干和主枝 首先对树相进行反复观察,推敲树体结构,确定最佳观赏面,然后按照“先主干后主枝再侧枝”的顺序进行蟠扎(图3)。剪除过密枝、病虫枝、干枯枝等,然后用较粗的铅丝蟠扎主干及主枝,一边蟠扎,一边调整枝位形状。铅丝粗度以能够弯曲枝干、顺利整枝、方便造型为原则,可就地取材或购买专用铅丝。因树体较小,蟠扎主干和主枝可选用18~ 22#铅丝,蟠扎侧枝可选用更细一些的铜丝。

主干与主枝的形状构成了整个树体的骨架,它们共同成为全树造型的“统领”。主干和主枝‘的曲直、向背决定了整体造型的气势、方向,在蟠扎弯曲主干、主枝时要做到弯曲弧度“随势蟠扎,来去自然,迂回曲折,形见四面”。相对而言,在弯曲枝干时,要使“下弯大上弯小,基弯大外弯小,干弯大枝弯小”,即一般情况下,同一枝条的中下部位弯曲跨度大一些,逐渐往上跨度相应小一些,符合“收尖渐变”的造型法则。“干弯”与“枝弯”的“大”“小”之别,是指造型过程中干弯的跨度大、曲度小,以显线条流畅,气势雄劲,构成“骨架”;枝弯的曲度大、跨度小,而见片层紧密,层次分明,形成“血肉”,做到“骨肉相连,肥瘦皆善,相互衬托,互相依存”。当然枝条的造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弯曲度要因树而异,不可“生搬硬套”,要“因材施艺,见机取势,使线条变化流畅自然,避免生硬僵死的扭曲造型”。整体造型原则:主干取势有向背,向势力求长枝(即作品中大飘枝等长枝),强化动势;背势收枝回缩,协调轻重;整体构图形成“等量而不等型”的均衡效果美。

■蟠扎侧枝(图4) 在蟠扎主干、主枝的基础上,用较细的铅丝(或铜丝)对各部侧枝进一步蟠扎,协调各部侧枝组成“片层”,穿插于主干、主枝之间,力求做到:前枝上下分布,以深化空间关系;后枝斜曲有向,四面观景。侧枝的蟠扎要注意疏密的变化,要使“片内枝密而不乱,形同一体;片外枝干净利落,造型清晰”。侧枝片层既不能“均匀分布”,又不能“罗列堆砌”,片层布局要做到“围绕主枝,见缝插针,下大上小,争让不紊”。主枝对侧枝要有“统领、提携”的态势,侧枝对主枝则有“衬托、呼应”的作用。

■推敲布局(图5) 在各部枝条初步蟠扎造型的基础上,反复推敲,多面审视,使画面在层次的处理、向背的分布、虚实的呼应上都趋于合理,既不能“左右开弓,平板单调”,又不 “上下均等,虚实平分”,使整体画面有聚与散、疏与密、向与背的变化,既统一于整体树势的方向与气势,又变化于枝条及片层的大小、聚散、疏密等,有“节奏”,有“韵律”,生动活泼,形象自然。

■修剪根系和换盆(图6~8) 造型完成以后,需要换盆换土。剪除过长、坏死的根系,并将根系梳理顺畅,选用大小合适(7 x6厘米或8x7厘米)的盆钵,先在盆底垫入纱网,以防漏土,再将已经造型的球柏按照最佳的观赏效果放人盆中,然后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慢慢填入盆内,边填土边提苗,使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密切接触。栽好以后浇透水,适度遮荫,进行正常养护。

■养护栽培 刚刚完成造型的球柏植株基本树体框架已经完成(图9),要想获得较高的观赏效果,还要在以后的养护中加强管理。由于树体较小,盆土较少而易干,要每天检查土壤干湿情况,并结合浇水适施薄肥。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及时修剪蟠扎造型,使每一片层都逐渐趋于完整。同时注意各层之间空间关系的处理,做到“片中有片,争让不紊,见机取势,层次分明”,“局部有变化,整体又统一”。只有综合考虑,合理运用各种技法,经过3~5年的不断培养,才能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