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4/2/19 10:58:30

1栽培技术

1.1土壤管理。围绕树穴向外挖宽50cm左右,深50~70cm的环状沟,结合施肥把表土回填入沟。果园行间较大的地方间作绿肥,不种植秋季蔬菜和高秆作物。

1.2施肥技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或条状沟施均可,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入。每667m2施有机肥4t,磷酸二 铵 40kg,草木灰200kg或氮磷钾复合肥40kg。盛果期,在萌芽前、幼果膨大期和采果后分3次追肥。萌芽前以氮肥为主;幼果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早 秋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施肥量为每lhm2纯氮450kg、五氧化二磷225kg、氧化钾450kg;在生长季节进行叶面喷肥,全年喷肥4~6次,肥料 种类可选用氨基酸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如喷施氨基酸肥,花蕾前喷1次液肥1号,稀释比例为1:500倍,每667m2每次使用液肥200g,谢花后 (5~7d)喷1次液肥1号,浓度为1:300倍,每667m2每次200g:果实膨大期、成熟期间隔时间10~15d喷1次液肥2号(增甜),浓度为 1:300倍,每667m2~每次200g,采摘后喷1次液肥1号,浓度为1:300倍,每667m2每次200g。喷肥时间在10时以前或16时以后进 行。

1.3灌水技术。一般在萌芽前、春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采果后和封冻前进行。指标为萌芽前至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最大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花芽分化临界期保持60%左右。

1.4整形修剪。修剪常年进行。落叶后至萌芽前为休眠期修剪,萌芽后至落叶前修剪为生长季节修剪。

1.5花、果管理。疏花时间在花蕾分离至开花前进行。花量大时疏掉整个花序上的花蕾,一般每15~25cm留1花序,每个花序留中心花和1~2朵边 花,必要时人工授粉,疏果分2次进行,落花后15~25d进行疏果定果,主要疏除病虫果、伤残果和畸形果。大中型果每花序留1个果,中小型果每花序留 1~2个果。

1.6刮皮清园。秋冬季或早春3月前,彻底清扫落叶、刮除枝干粗皮,及时清除树上的浆果、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这些组织上的越冬菌源、虫源。

2果实套袋技术

通过对苹果的果实套袋可以减少桃小食心虫等蛀果性虫害和煤污病、蝇粪病、日灼病、炭疽病、轮纹病等病害的发生,并可提高果实外观整洁度,减少农药等 有毒物质的直接污染,降低农药等有毒物质的残留。套袋方法:套袋前1~2d喷洒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禁用有机磷农药和波尔多液。果袋在套袋前3~5d用纸包好放于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或喷少量水使其吸潮,以便扎紧 袋口,套袋时幼果上应无露水,果实上的花瓣和杂物也应小心去除。套袋顺序应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3杀虫灯防治

杀虫灯防治主要是利用特定波长引诱害虫成虫,并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虫害的目的,能大幅度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具体方法是:每 3.0~3.3hm2挂1盏频振式杀虫灯,灯低距地面高2.0~2.5m,注意固定好防止风刮,并注意及时消除死虫,在害虫为害期(5~9月)每天天黑开灯,天亮关灯。

4生物防治

4.1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创造生物多样性环境,许多害虫有自己的天敌,如草蛉、小花蝽、瓢虫是螨类、蚜虫及蚧类的天敌,赤眼蜂可控制苹果卷叶虫、 梨小食心虫;跳小峰、姬小峰可寄生金纹细蛾等。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同时在果园行间种植蜜源植物如紫花苜蓿以招引、繁衍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引进天 敌,增加天敌种群数量。

4.2施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应用后无污染、无残留,是一种无公害农药。目前适用于果树上的生物农药主要 有农抗120、多氧霉素、克菌康,9281、浏阳霉素、白僵菌、BT、阿维菌素、除虫菊素、苦参碱、烟碱、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抗蚜威。www.1huamu.com

4.3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或迷向害虫。目前应用较多的有苹果金纹细蛾性诱剂、食心虫类性诱剂、卷叶蛾类性诱剂等。诱杀成虫法具体操作:用塑料水盆做 成诱捕器,水盆直径20cm左右,沿上穿有诱芯的细铁丝绷紧在盆中央,盆中放有足够的水并加入少量的洗衣粉,以防成虫落水后仍能脱逃,把水盆挂在距地面 1.5m高的树枝上,每1hm2悬挂50个诱芯,呈三角形分布。每年4月中旬一 10月下旬,每月更换1次诱芯,水距诱芯1~2cm,每天捞出死蛾。

5喷药技术

5.1适期用药。根据当地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病虫害预测、预报,制订果园病虫害化学防治综合方案。

5.2控制施药。从施药面积、施药次数和施药浓度上进行控制。做到多种病虫害能兼治的不要专治,一次有效的不要多次喷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5.3改进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更新施药器械,缩小雾滴直径,推行低量施药技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操作。正确掌握不同类型喷雾器的施药方法,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增强附着力,提倡使用弥雾机等植保新器械,提高施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