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广圆锥形。小枝平 滑无毛。幼树树皮灰绿色,老则裂成方形厚块片状。叶5针 一束,质柔软。球果圆锥状长卵形。花期45月,球果次 年911月成熟(图1-3)。
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生长习性:喜光,幼苗略喜庇荫。喜温和、凉爽、湿润 的气候,不耐炎热,在高温季节长的地方生长不良。耐寒力 强。能适应多种土壤,最适宜在深厚、湿润、疏松的中性或 微酸性壤土上生长。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主根不明显,
侧根、须根发达。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抗性较强,在北方抗性 超过油松。已被北京市选为绿化环保的主要树种。
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高大挺拔,冠形优美,针叶苍 翠,生长迅速。可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及林带树,亦可丛 植、群植。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计叶可提芳香油。
繁育技术:以播种繁殖为主。一般在4月份播种。种皮 坚硬,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①冷水浸种37天,捞出, 拌以消石灰,可促进发芽和幼苗生长,并有预防猝倒病的作 用。②冷水浸种23天后,按1 : 3的比例与马粪掺混,堆 积起来,用稻草覆盖,勤洒水,保持湿润,二周后种皮开 裂,再行播种。③用5060°C的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或 用7080°C的热水浸种1015分钟后,对一半凉水,再浸 57天后播种,注意每天换水。④将种子装袋置于河沟流 水中,待种子个别裂嘴时播种。⑤种子混沙层积710天 后,每12小时用5060°C的温水喷洒一次,待种子裂嘴后 播种。为预防瞎老鼠、山鼠、鸟类等啄食种子,每50千克 种子用磷化锌250克,随拌随播。拌药时要注意安全,严防 人、畜中毒。条播、撒播均可,以条播为主。条距20厘米 左右,播幅57厘米,覆土厚23厘米。每667米2播种 量80100千克。播后应覆盖稻草或松针,以保持土壤湿 润。并加强看管护,防止鸟兽为害。一般情况下,不必搭棚 遮荫。每667米2产苗量一般为20万23万株。
圃地以疏松,微酸,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前茬为松 树、云杉、冷杉、杨、柳、板栗等育苗地尤为适宜。切忌在 盐渍土上育苗,近期撩荒地或种过玉米、棉花、豆类、马铃 薯等作物和蔬菜的地块不宜育苗。山地育苗应选择阴坡或半 阴坡上,地势平缓,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圃 地。先年深翻2535厘米,但注意不要翻出生土。并应割 除灌木、杂草,堆积烧毁,以消灭部分病虫。再拣净草根、 石块,然后作床。山坡地育苗应先修成梯田。雨水多的地 方,可顺山势筑成髙床,以利排水。在高寒山区,需要留床 越冬的苗木,冬季要覆草或覆土防寒。注意幼苗期要加强对 立枯病的防治,可每隔10天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或 0.5%1.5%的硫酸亚铁溶液。喷药时,注意喷在苗茎下 部,并喷湿表土,以消灭土内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