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嫁接改造技术

2014/2/19 11:01:33

山杏,是杏的主要砧木。在洮南市北部半山区,人工造林或自然生长的山杏林达100多万亩,都能抗旱抗寒,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用山杏嫁接成鲜食杏或仁用杏,是发展山区经济的致富之路。

1 嫁接育苗

1.1 砧木苗的培育

育苗用的山杏种核要充分成熟,并要及时采收。一般于秋末冬初进行沙藏。层积沙藏前,先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3天,每天换一次水,使种子膨胀。然后在背阴处挖沟,沟底铺湿细沙10㎝厚,将种子和5倍的湿沙混匀后放入沟内,上面再盖10㎝厚的湿沙保湿。到第二年春,取出即可播种。

播种前,先整地做畦,浇足底水,按行距30㎝,株距15㎝开沟点播,播深4㎝左右,覆土3㎝厚,而后盖地膜增温保湿。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0千克,出苗1万株左右,嫁接成活苗为8000株左右,可培养壮苗。

1.2 生长季芽接

芽接,6-9月份均可进行。只要接芽充实饱满,砧木已够嫁接的粗度并离皮即可。但是,为了嫁接后接芽在当年不萌发,能安全越冬,嫁接时期要在砧木能离皮的情况下,尽量晚一些。杏的芽接有一个特点,就是伤口容易流胶,流胶会影响嫁接的成活率。为了克服流胶的不利影响,嫁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避免雨天嫁接。嫁接最好在雨季以后进行,最好在8月中下旬进行;第二,嫁接时不要刀口过多地切伤木质部;第三,用塑料条包扎时,要露出芽和叶柄,以免接口不通气,湿度过大。用以上方法进行嫁接杏苗,一般可克服流胶的不利影响,而获得很高的成活率。

1.3 春季枝接

在杏苗圃地进行春季枝接,速度也很快,成活率也很高。如果砧木和接穗基本一样粗细,嫁接时可采用劈接法,接穗要进行蜡封。用劈接法,以前认为必须要大砧木才能夹紧接穗,同时接穗只能对准砧木的一边。其实,小砧木和接穗,可以做到左右两边的形成层都对准。小砧木中间的劈口不必用劈刀,可以用剪枝剪劈口。由于剪枝剪比较厚,有利于将裂口撑开、插入接穗。接后用塑料条捆紧,可保证砧木和接穗紧密相接。对于较大的砧木,也可以用切接法进行嫁接。

2 高接换头

2.1 需要换种的类型

目前,洮南市有三种杏树迫切需要改造:一种是山区自然生长的山杏。这些山杏一般成片生长在干旱的山坡和沟谷中。山杏有少量的收益,主要是苦杏仁。可以将其接成优质仁用杏。仁用杏抗旱性和抗寒性也很强,产量高,品质好,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还是良好的防癌保健品,市场供不应求;另一种是品质差的劣种杏树。我市现有的杏品种,大多数很酸,且不耐贮运。市场上价格低,不受欢迎。对这类杏品种,应尽快改接优质鲜食杏;再一种是花期自花授粉能力差,需要异花授粉,由于杏花开放在早春,常遇晚霜和寒冷大风的气候,因而造成坐果率低,“十年九不收”是一个大问题。对于这一类杏品种,可以用多头高接法来改换成金太阳和凯特杏等自花结实优良品种,以确保优质、丰产和稳产。

2.2 高接换种的方法

对于山杏大树,一定要用多头高接法进行换种。掌握接口直径以2-3㎝为适宜。接口过大,虽然每棵树嫁接的工作量小,但是接口不易愈合,同时使大树改成小树,根冠比失去平衡,会引起树势衰弱。通过多头高接,接口较小,愈合良好,同时枝叶茂盛,根冠比合适,而且每个接口的生长量可减少,不易被风吹折。例如10年生的杏树可接20个头左右,成活后一年可恢复树冠,第二年可正常结果,第三年可大量结果,达到丰产稳产。

嫁接前,接穗要蜡封。一般在树液流动、砧木芽萌动时嫁接。嫁接方法可用插皮接。接后用塑料条将接口捆严。对于大树内膛缺枝者,可用皮下腹来增加枝量、达到立体结果的目的。

对杏树用蜡封接穗进行春季嫁接,成活率很高,大面积嫁接成活率在98%以上。但是,要注意提高保存率。这主要是防止风折。解决的方法是及时立支柱,对新梢进行捆绑和固定,另外,在多头高接分散营养的基础上,对新梢要进行摘心,控制徒长,提早生长副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