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平榛人工丰产优质管理技术

2014/2/19 11:01:47

平榛(corglus heterophglla)自然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北等地的山地、丘陵地带,是北方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油树种。果仁富含脂肪、蛋白、糖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生食,炒食,还可以制成糖果、糕点,其果实以及加工品香味浓郁,品质优良,深受人们喜爱。植株具有发达根系,可保持坡地水土,抗寒冷能力极强,在-40℃状态下,无枝芽冻害。近年平榛果在市场上需求量大,价值高达50元/kg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很多农民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或准备在平榛开发上有所作为。平榛虽然分布地域较大,但在野生情况下,分布极为零散,产量不高,病虫严重,采收困难。即使在大面积连片生长状态下,平均亩产也仅为5~10kg,平均单果重为0.6~0.8g,空果率在10%左右。因此,对野生平榛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显得极为重要。笔者经近年的生产实践和调查走访,总结如下技术。

一、榛园确定和清杂、补植

1.榛园的选择确定和清杂

选择野生平榛较为连片集中的地块作为平榛园,平榛植株占地面积应占55%以上。对园内的柞、杨、椴、桦及小灌木树种于3~4月在地表处锯伐掉或连根刨除。对株数较多的胸径较大的用材树,经请示有关部门审批后,贴地表锯掉。对锯后的根桩,为避免或减少发生蘖枝,可在5月初,向其上涂刷2.0-D等灭生性除草剂,浓度为原液或兑水5~10倍的药液。

2.补植

确定的榛园内,若是榛株稀疏或有空地,应从别处或榛丛密生处,挖来植株进行补栽,补植密度应达到8~12株/m2。按株补植宜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进行,亦可在次春4月土壤刚化冻后进行。尽可能带土坨挖根,每株应有8个以上较粗壮枝条,栽植穴深20~25cm,坑底就地取腐质土、山皮土填入,植后踩实土,留坑盘并浇足水。如果没有多余植株起挖补植且面积较大,可在9月对空闲地翻土20cm深,将刚采下饱满榛子按20~30cm穴状播种,每穴播种5~6粒,粒距5~8cm,覆土厚度5cm,踩实覆土。第二年4月种子发芽出土,经2~3a的生长,既形成健壮圆满植株。榛园坡向南、东、西及北坡均可,为方便管理,坡度一般不大于30°。

二、园地区划与设施修筑

1.小区划分

依坡向、坡度、坡体长度、山脊、沟谷、道路等,将较大面积的榛园,划分成若干小区,每小区面积2~10亩不等,这样方便看护和管理。

2.道路修筑

山地或丘陵,顺坡每隔30~35m,横坡每隔20~25m留出一条2.0~2.5m宽道路,割掉或刨除拟做道路位置上的杂树及榛株。并适当挖土修路,以便人员及车辆通行,同时也有利于榛园通风透气。在山脚及沟谷处,应设计修筑3m左右宽又较平坦的路面,同时与公路相接。

3.灌溉及防洪设施

有条件的榛园,应在山脚、沟谷处修筑方塘或小水库或打井,要安设管道引水入园,以便在特殊干旱年份及季节及时喷水,确保榛果产量。在坡体的中上部横坡挖修宽1.5m、深1m的防洪沟,以防雨水大的年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避免和减少地表水土流失。保持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

三、榛株栽培管理

1.平茬与疏株

当年从地表发出的平榛新株及当年生枝,在生长季形成花芽,到第2年第3年较多或大量结果且果粒较大,果壳薄,而4年、5年生枝则花芽少,结果少且果个小,果壳厚。因此,对4年生或5年生枝应平茬,方法是在1月或2月,于地表留3~4m高度,剪断或割断茎杆,实际生产上有对3年生枝进行平茬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可用燃油割冠机进行茎杆切割,其效率是人工操作的5~6倍。各年平茬应依园地面积和小区情况,轮流平茬,既每年全圆有1/4面积是1年生枝,1/4是 2年生枝,1/4是3年生枝,1/4是4年生枝,以保证每年都有产量。对留下的1~4年生植株,若密度过大,还应定株,紧贴地表,去掉过弱、过细、过短枝,留壮枝、粗枝、长枝。留株密度,1年生枝为22株/m2,2年生枝为14株/m2,3~4年生枝为8~10株/m2,留下的枝尽可能分布均匀。疏株定株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榛园榛株通风透光问题。

2.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榛树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一次落花,其落花率达25%左右;第二次是落果,时间在7月上旬,落果率占当坐果数的30%左右;第三次也是落果,时间在8 月上旬。第1~2次落花落果,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和树体给养不足及通风透气不良引起,第3次主要是蛀果害虫造成的。

提高坐果率的措施:① 园地空地补植其他种类品种的平榛、如长果平榛、兴旺平榛、永陵平榛、大果杂交榛,这样有利于相互授粉。② 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既采摘部分已开放的雄花花序并收集花粉,用喷粉器喷射于植株和雌花上或将雄花粉溶于20~25℃温水中,喷雾于植株上,如将几个品种、种类的花粉充分混合后再喷粉或喷雾,受精效果会更好。③ 榛初花期和盛花期,向树上喷洒50~100mg/L的稀土液,有利于授粉受精坐果。④ 合理施肥,改善通风透气条件,及时防治榛实象甲等害虫,也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3.榛园肥水管理

秋末冬初土壤结冻前,用铁锹或铁镐翻动树下表土15~20cm深,结合将树叶、杂草翻压于土中,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并可消灭一些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3月底4月初,每榛墩下刨5~6个10cm深小坑,将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施入穴内,施入量40~50kg/667m2。6~8月若园内杂草较多,应紧贴地表刈割,并平铺于地表。生长季若遇到严重的连续干旱,应安排喷水。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1.榛实象甲

榛实象甲是榛树重要害虫,危害严重年份,蛀果率高达60%以上,导致产量极少,不可忽视。成虫体长7.5mm左右,体态锥形,黑色,被以灰白或灰黄鳞片。老熟幼虫体长7.5mm,乳白色,头黄褐色,无足,体多皱纹,肥胖稍弯曲。2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和成虫在土内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成虫出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与幼果中,7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虫,在果实内为害。8月中下旬,幼虫随果落地并入土做土室越冬,翌年8月化蛹羽化为成虫越冬,成虫在温度低时,有假死习性。

防治:在成虫产卵前或产卵初期,即5月中旬至7月上旬向树上喷洒20%三锉酮乳油700倍液加10%吡虫啉2000倍液共2~3次,间隔期15d,亩用药量0.1kg;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地面撒4%D-M粉剂毒杀幼虫,亩用药量2kg;幼虫脱果前采被害坚果,集中堆放销毁。

2.黄达瘿蚊

黄达瘿蚊是近年新发现的榛子害虫种类,以幼虫危害嫩叶、植株和果苞,在辽宁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枯枝落叶和表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榛芽萌动时开始化蛹,成虫羽化后产卵。被害嫩叶背面出现隆起的虫瘿,正面组织变为黄绿色。被害幼果皱缩,脱落。幼虫在虫瘿内做纵状长椭圆形虫室,每个虫室内有幼虫 1~3头,幼虫在虫室内为害。

防治: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幼虫初为菱形,既未形成虫瘿时是防治最佳时期,向榛株上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本次用药也可结合防治榛实象甲进行。

3.榛实白粉病

该病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危害叶、芽、苍片。受害叶片发黄,扭曲变形,严重时焦枯早落,嫩芽受害,叶片不能展开。植株受害,皮层龟裂,木质化延迟。苍片受害,上生白粉并散生黑褐色小颗粒,榛果发育受阻。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芽内越冬,第二年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在辽宁的抚顺、铁岭地区发生在7月份,干旱或低洼潮湿、通风不良发病较重。

防治:6月中旬向植株上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月下旬至7月中旬,初发生和盛发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五、采收及贮藏

榛果适时采收的标志是果苞和果顶由白变黄,果苞基部有一圈变成黄色,俗称“黄绕”,此时苞内坚果用手一触即脱苞,一般同一园采收持续7~10d。榛果不可早采,因为早采会使果仁不饱满,单果重变轻,风味变淡,品质降低。采收时连同果苞一同摘下,采回后堆积场院晾晒。堆积厚度4~6cm,每天上下翻动,隔 1~2d捡收一次榛果。将榛果置于室内或搭荫棚通风阴干,尽量不使榛壳开裂。当榛果含水率在5~7%时,即可长期贮藏,贮藏时应防受潮、防鼠害、畜害。

六、平榛高产优质栽培指标

平均年产量50~80kg/667m2且连年稳产,虫果率5%以下,空壳率3%以下,平均单果重0.8~1.1g,植株健壮。